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傅穹:企业需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创新与稳健的动态平衡

2025-04-14 13:23:12 来源:法治网 -标准+

图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傅穹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节点,如何以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傅穹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法治环境正从“规则约束”向“制度赋能”转型,企业需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创新与稳健的动态平衡。

资本规则点燃企业创新引擎

傅穹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系列法规,构建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2024年7月起实施的新修订的公司法以资本规则与治理规则改革为核心,“既保护股东权益,又平衡债权人、职工与社会责任,形成‘利他再利己’的良性循环”。傅穹结合实践中案例剖析制度效能“法治框架为企业提供了‘向善而行’的确定性,而确定性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全周期护航:差异化法治方案

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法治需求,傅穹给出差异化策略。初创期:筑牢股权架构与章程设计“地基”,避免“吹牛皮式承诺”埋下隐患;成长期:建立透明治理机制,防范大股东侵占、利益分配不公等风险;成熟期:坚守主业定力,审慎对待杠杆扩张与跨界并购,“守正创新比盲目跨界更可持续”。他提醒,当前全球经济波动加剧,企业需平衡创新与风控,“既要把握政策红利,也需警惕过度负债、治理失序等‘暗礁’”。

AI时代的法治重构:技术与伦理的平衡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傅穹教授提出“三维法治应对体系”。立法层:构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并重”的回应型法律框架,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AI治理路径;司法层:推进智能司法标准化建设,通过文书生成、在线仲裁等技术提升司法效率,重点保障劳动者、消费者等群体权益;服务层:法律从业者需建立“需求-结果-价值”三重导向,既要利用AI技术提升服务精准度,更需坚守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伦理底线。

寄语青年:商法人的时代使命

作为深耕商法领域三十年的学者与实践者,傅穹寄语青年法律工作者:“商法是最贴近经济脉搏、最考验利益平衡智慧的学科。”他提出,青年律师应兼具“冷板凳定力”与“实践洞察力”,在商事诉讼中聚焦规则本质,在非诉业务中把控风险全局,“成为规则设计者、利益平衡者、正义守护者”。

最后,傅穹教授以“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最好的公司法”作结。在他看来,法治不仅是约束,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保护盾”与“推进器”。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的双重浪潮下,这一理念将为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能。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