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符平才 吴学海
“以前路过这片地捂着鼻子跑,现在一点异味都没有了。”村民老刘开心地说。初春时节,漫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街道上,处处生机盎然。一幅生态美、百姓安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处置乱象,创新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找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解题之钥”。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推动全县182家维修企业完成规范化整改,26家无证经营商户依法备案。
据介绍,在数字赋能方面,大方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强机动车维修拆解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工作要求,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归集市场监督、交通、环保三部门 1000余条企业注册信息、280余条备案数据,并梳理 300余份危废转移联单,智能筛查出未备案经营、危废处置违法等线索107条。
与此同时,该院采取“监管+服务”模式,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整治。对182家维修企业开展排查,通过50余次法律宣讲督促企业自查自纠;依法对19家未备案企业完成经营资质补办;责令27家存在危废处置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规范废机油转运处置流程;推动引进专业危废处置企业,解决辖区危险废物处理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大方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召开府检联席会议,推动建立市场监督、交通、环保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市场监督部门严把行业准入关,并实时向交通、环保部门共享机动车企业注册信息,便于完善环保及备案手续办理;环保部门建立危废转移联单动态核查机制,常态化开展危废转移资质及危废贮存场所检查。
“生态治理既要雷霆手段,更需绣花功夫。”下一步,大方县人民检察院将以“数字检察+府检协同+产业升级”的工作模式破解机动车维修行业“监管碎片化”难题,通过检察监督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问题全链条治理,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