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以融合创新思路赋能网络主题报道

2025-03-03 15:30: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交互H5作品《推开一扇门,遇见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

一、总体思路

在“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重大法治主题宣传报道中,法治网策划推出系列融媒体产品,既覆盖《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宣传重点、要点,也大范围集纳融媒报道形式,在不同终端发布,打造形成传播矩阵,并借助全网推送优势,让产品抵达受众的眼前、指尖、身边和心里。

二、措施成效

(一)报网融合,链上赋能

协调重要报道力量,采写《中国网络法治健步走过三十年法治之笔绘就网络治理中国方案》报纸专版稿件,采用通版对开形式呈现。综述文章隽永厚重,版面视觉效果恢弘大气,图文并茂地对《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进行了全面解读,获得全网广泛传播。在该专版中,既集纳传统的报纸通讯、记者手记等文字报道,又运用多种媒体元素、创新设计报纸版式。横跨全版的“时光胶卷”一气呵成,让网络法治建设三十年大事记跃然纸上。同时,放置新媒体“门票”海报,让读者沉浸式体验网络法治建设的历史成就。

(二)融媒思路,推陈出新

策划推出原创手绘长图H5——《推开一扇门,遇见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分阶段系统梳理了从1994年至今我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在报纸、新媒体多端发布“门票”海报,读者只需扫描“门票”二维码即可进入手机端的H5产品,沉浸式体验网络法治建设30年的历史进程。该产品在法治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并获得全网首页首屏置顶五条推送。这一产品对接互联网时代分众的多元需求,打破新闻产品单一报道形式的窠臼,海报、H5、视频等各类产品让呈现形式更加丰富、立体、高效,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法治三十年时光门票

(三)法味十足,特色鲜明

2024年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法治网第一时间在首页上线《网络法治30年》网络专题。专题设置头条新闻、手绘画卷、专家声音、海报展映、新闻聚焦、视频影像等多个专栏版块,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系列报道所有产品进行可持续的全景展示。在该专题中,法治网立足媒体特色,发挥长期深耕法治领域的发展优势,以“短、平、快”的碎片化形态适配了各类媒体终端的报道要求,在传播法治资讯、推动网络普法、引导法治舆论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交互H5作品《推开一扇门,遇见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手绘海报系列作品

(四)独家网评,舆论引导

法治网特约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李晓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刘越、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部长李俊慧、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王春晖、陕西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杨飞等权威专家学者,采写法治网评《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共绘网络法治新篇章》《筑牢法治基座,网络强国建设蹄疾步稳》《“三十而立”,中国网络法治迈上新台阶》《为构建网络强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网络空间司法建设,创制全新治理路径》,五篇网评文章均获全网首页首屏置顶四条和五条推送。

d837ff6a4579bd98eced800a0ea7337.jpg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

(五)手绘海报,轻量传播

聚焦网络法治建设中的关键概念“网络”和“法治”,以小切口解构大立意。《顺着“网线”,找找网络法治建设的“第一部”》从30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出台的150多部网络领域立法中选取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法律法规,展现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四梁八柱”;《60秒速读,30年互联网发展史上这些“第一次”》紧扣互联网发展大事记,呈现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来的阶段性历史成就。两组原创海报获得全网首页首屏置顶五条推送。

三、推广价值

(一)主流发声,激扬网络正能量

系列报道充分发挥法治网专家智库成员优势,确保各位专家既专业权威又优势互补,做到重大主题网络舆论引导的到底、到位、到边。同时,运用创新语态对专业声音进行解构与表达,小标题朗朗上口、微观点清晰可感,让网友看得懂、记得住、说得出。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手绘海报系列作品

(二)技术赋能,探索机制新模式

在《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道策划中,抽调报社跑口记者、网站各部门十余名骨干力量组建形成专项报道小组,集视频制作、美术设计、文字编辑、技术人员等于一体,各取所长、协同发力,实现了网络普法宣传工作中集成式策划报道的有效尝试。

报纸专版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