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未成年网民群体不断扩大,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为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全面落实,贵州省六盘水市不断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协同,精心培育“守‘未’凉都·e路‘童’行”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品牌,立体推动网络普法工作走新走深走实。
“贵州网络普法行”走进六盘水活动不同行业代表发出倡议
贵州网络普法行活动观摩盘州市电子商务基地
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六盘水市“守‘未’凉都·e路‘童’行”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品牌推介
钟山区人民法院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法官妈妈”走进校园并向未成年人和家长宣传“四防”工作
盘州市网络普法宣传周发放宣传资料
盘州市网络普法宣传周
网络普法宣传周:一分钟普法知识挑战
守“未”凉都·e路“童”行表情包系列
二、措施成效
(一)“四措并举”下好“先手棋”
着力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注重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明晰各级各部门责任,打好网络普法组合拳。一是统筹在先。牢固树立网上法治宣传“全市一张网、全网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制定《六盘水市2024年网络普法工作方案》。强化机制保障,市委主要领导审定签发,市委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安排部署,在全省各市(州)中率先出台了《六盘水市网络普法工作机制(试行)》。二是谋划在先。市委网信委研究出台《六盘水市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网络普法进网站、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培育“守‘未’凉都·e路‘童’行”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品牌,努力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火墙”。三是安排在先。各市(特区、区)根据市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网络普法工作方案,探索开展网络普法工作。如,盘州市推出“阵地普法、行业普法、活动普法、文艺普法、融媒普法、平台说法”六大普法模式,推动网络普法“走新”更“走心”。四是协同在先。各机制成员单位严格实行“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和优势,以网络安全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为载体,举办知识竞答、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打造渗透性强、穿透度高的网络普法宣传工作矩阵。
(二)“四支队伍”构建主力军
着力在普法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开拓思路,积极创新,靶向发力,着力壮大普法队伍,切实筑牢普法根基。一是“法律明白人”助力基层依法治理。组建万余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作用,让“法律明白人”逐渐成为基层依法治理的“生力军”。二是“红领巾讲解员”展现青少年文明风采。持续建强“红领巾巡讲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红领巾讲解员4.4万余名,累计开展“法治伴我成长·共筑无悔青春”“检爱同行,共护未来”等青少年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20余场次。三是“小凉粉”志愿者助力网络文明素养提升。建立9000余人的“小凉粉”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积极推进“共青团+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治理队伍建设,围绕未成年人防欺凌、防沉迷等内容,推出“润苗行动”系列普法视频,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培养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争做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的“小卫士”。四是法治副校长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突出抓好青少年这个法治教育“关键群体”,从公、检、法、司等部门精选900余名业务精、能力强、口才好的政法干警组成法治副校长人才库,2024年以来到校履职2000余场次、举办精品法治课1420课时、“送法进学校”260余场,覆盖师生、家长40余万人。
六盘水市2024年青少年法治生日示范活动
(三)“四个维度”谱写最强音
着力在创新普法形式上下功夫、在丰富普法载体上做文章,念好“四字诀”,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网言网语”,让网络普法宣传出新更出彩。一是聚焦“网”字,拓宽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广度。不断创新网络普法宣传模式,扎实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钟山区成立“钟之航”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将线上普法与“检察官送法进校园”深度融合,拍摄的《青春航线法律课堂》法治微课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一等奖。二是突出“新”字,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普法鲜度。将普法宣传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制作有故事性、代入感、接地气的普法产品。盘州市开设“法言网语”网络普法原创宣传IP,创作并发布了《“守护花蕾·阳光成长”法治进校园,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等短视频,带来沉浸式网络普法新体验。三是激活“联”字,提高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密度。市县两级媒体充分“整活”,积极吸纳年轻制作团队,用年轻的视角解读法律,把普法小场景融入流量大IP。水城区联合自媒体“三只草鞋”团队,拍摄制作防电信诈骗、防网络沉迷等多条情景剧在抖音平台发布,总点击量突破4亿次。四是扭住“案”字,增强未成年人网络普法深度。通过法官说法、“被告人”自白、典型案例发布等形式开展网络普法宣传,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作喜闻乐见的普法产品。县区融媒体推出《盘州看法》《法治水城》等普法栏目,以案释法,切实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
三、经验体会
护“未”成长,普法先行。六盘水市精心培育“守‘未’凉都·e路‘童’行”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品牌,不断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形成了有益探索。
(一)深化机制建设是根本保障
通过健全完善网络普法工作机制、网络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实施方案等,明确分工、协同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构建起全市“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搭建工作载体是重要引擎
紧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重点内容,积极培育“守‘未’凉都·e路‘童’行”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品牌,通过开展活动、打造阵地、开设专题、建设队伍等形式,为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工作提供了载体。
开展“守护花蕾·阳光成长”法治进校园暨“六一”主题活动
(三)重视队伍建设是基础支撑
高度重视普法队伍建设,组建“法律明白人”“小凉粉”志愿者法治副校长以及网络文明志愿者等多支普法主力军队伍,通过志愿服务、送法上门等方式,为织密网络法治宣传网,形成全方位网络普法矩阵提供了基础支撑。
水城区法院邀请学生观看庭审现场
(四)激发创造活力是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自媒体人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优秀网络作品、网络普法短视频等征集展播活动,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出一批优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宣传作品,齐心奏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乐章,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良好氛围。
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结业仪式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