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立足网信部门普法职责和职能优势,聚焦“普网络法”和“用网络普法”两篇文章,充分挖掘“网络大V”的名人效应和流量优势,引导云南省网络名人围绕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以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网信领域法治宣传重点和优化营商环境、债务纠纷、社会治安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热点难点,创作推广普法创意作品,宣传推介网络普法品牌,支持参与网络普法活动,持续提升网络普法的影响力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网络名人以网络普法为切入点,塑造自身网络形象的主动性,履行网络普法公益责任的使命感,破解网络名人参与网络普法意识不够强、网络普法声量不够大等问题。推动构建全省千万级“大V”带动、百万级“大V”助力,州市“网络大V”接力,政务新媒体蓝V互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普法V矩阵”,鲜明树立“网络普法、大有作为”的工作导向,让“互联网是普法宣传主渠道主阵地”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共识,实现大流量与正能量“双向奔赴”。
“法润彩云南”融媒体作品展示
网络名人打卡法治公园
本地“网络大V”接力普法
二、措施成效
(一)构建网络名人普法矩阵
一是加强系统内动员。制定网络名人网络普法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州(市)网信部门组织网络名人开展网络普法的工作任务,广泛动员网络名人以打卡法治公园、广场、长廊等形式创作网络普法短视频作品,共征集作品17个,推动形成“一州市一‘大V’”接力普法的生动局面。二是拓展社会面征集。发布“法润彩云南”融媒体作品征集活动公告,设置“e法润滇”和“石榴红”两大主题,开通视觉中国500px平台、彩龙社区、抖音、新浪微博4条投稿通道,广泛调动网络名人普法积极性,征集作品879件,评出获奖作品34件,全网浏览量超4000万。三是推动组建工作队伍。指导各地网信部门依托省、州(市)两级新媒体协会、政务新媒体和融媒体中心开展面向网络名人的网络普法方法经验宣传宣讲,提高对网络普法工作的认识,并遴选一批垂类风格一致的网络名人、政务新媒体账号形成普法工作队伍。
(二)联动网络名人定向创作
为确保网络名人普法作品的内容质量和社会影响,形成网络名人普法的强大声势,采取“选题和风格匹配‘大V’”与“内容和要求符合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尊重“大V”创新创意,严格审核发布内容,着力推动形成全省“网络大V”联动普法的良好氛围。一是网络普法品牌牵引。打造“争做网络法律明白人·网络名人说”网络普法品牌,邀请普法网络名人、正能量“网络大V”、法律从业者、政务新媒体账号等,结合自身经历和当地文化特色,讲述法治故事,普及法律知识,让普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出作品25期,浏览量超8000万次。二是头部“网络大V”带动。坚持把大流量“请进来”,主动邀请云南头部“网络大V”“陈翔六点半”创作《自己挖坑自己跳》等网络普法作品5个,作品先后被公安部、司法部短视频官方账号转载推送,全网阅读量超2亿次,点赞量超650万次,转发量超320万次。三是本地“网络大V”接力。根据社会热点和网民需求,以受众思维推动普法创新,形成普法选题清单,向百万级粉丝“大V”“初一”“烧包谷”“鸟木”等30余名本地网络名人定向征集网络普法作品,增强内容制作的多元性,从浪漫唯美到幽默搞笑、从影视作品配音到小剧场演绎,普法宣传持续打破过去的“说教壁垒”,不断探索更新的表达形式,以更贴近大众的产品扩大普法渠道,提高影响力和覆盖面。
“云彩奶奶”等网络达人聚焦“一老一小”开展社区普法
政务新媒体账号“茶城森警”运营者分享经验
(三)组织名人线上线下发力
一是引导参与线上话题讨论。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开设“法润彩云南”和“法治光辉照边疆”双话题,组织全省网络正能量“大V”发布作品关联话题,提高话题阅读量和曝光度。截至12月1日,双话题及相关报道内容全网阅读量超16亿次。二是组织网络名人分享经验。以“全国网络普法行·云南站”活动为契机,邀请2023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网络普法典型案例获得者、全省普法强基百姓普法团队、“双语普法”优秀代表以及公安战线反诈民警代表等分享网络普法从业经验和普法账号运营体会,并以图文直播方式扩大影响力,共吸引26万网民在线观看。三是指导组织开展线下活动。印发专门通知,要求各地吸纳网络名人因地制宜广泛开展网络普法进村寨、进企业、进社区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络普法活动。其中,昆明市邀请“云彩奶奶”等网络达人聚焦“一老一小”开展社区普法,德宏州统筹普法宣传员走进珠宝玉石直播基地现场普法。
三、经验体会
互联网日益成为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网络名人的名人效应和流量优势,应该在网络普法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重视。让有影响力的网络名人在网络空间普及法律知识、讲述法治故事、传递法治精神,影响更多互联网从业人员和网络用户,推动网络普法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陈翔六点半”作品《自己挖坑自己跳》
(一)建立激励机制,推动“要我普”向“我要普”转变,强化网络名人普法自觉
将网络普法内容纳入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引导网络名人主动创作普法类精品力作。在相关表彰活动中设置一定的从事网络普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额,并适度向网络名人倾斜。积极与司法行政部门沟通对接,在法治人物评选、工作先进表彰表扬等工作中,将网络普法工作业绩作为重要内容,并选树一定数量的网络普法工作突出的网络名人。
(二)创新工作方式,推动“点题普”向“融合普”转变,提升网络名人普法水平
建立网络普法重点主题清单,形成“主题+名人”匹配和直联机制,加大向网络名人定向征集力度,引导更多网络名人关注并从事网络普法。培养壮大网络名人普法队伍,建立普法人才库,并在加强对网络名人队伍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针对性提高网络名人普法工作技巧和能力。在定向征集创作之外,着力提升网络名人对网络普法塑造自身网络形象重大作用的认识,将法治知识和技巧与法治精神融入自身账号运维和日常作品创作更新以及线上线下网络行为。
(三)完善工作制度,推动“个别普”向“联动普”转变,形成网络名人普法大联动
推动各级新媒体协会建立与政法部门沟通渠道,发挥协会协调作用,组织动员网络名人有计划参与各地各部门普法活动。深化网络普法品牌打造,设置网络普法话题,吸引网络名人参与话题讨论,提升网络普法热度和曝光量。策划组织网络普法线下主题活动,为网络名人联动普法、接力普法提供契机和平台,壮大网络空间普法声量。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