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按照网信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工作部署,以受众为导向,聚焦交互式内容体系、立体式传播体系、多元化渠道体系“三个体系构建”,推动内容策略创新升级,准确把握热门话题,准确理解网民需求,互动式策划深入人心;推动传播渠道精准拓展,布局重要平台、联动各领域“大V”,立体式全方位传播;推动多元融合同频共振,线上普法矩阵助力法治精神充盈网络,线下普法整合资源寓教于乐,“普网络法”和“用网络普法”全面结合,让网络法治宣传更有人气、更贴地气、更聚人心。
IP表情包
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作品
爱国主义教育SVG作品
网络安全自媒体沙龙
地标投屏
二、措施成效
(一)构建交互式网络普法内容体系
借鉴应用网络“人设”概念,优化以诸葛亮、獬豸为原型的“安新”“新仔”外形设计,打造热心聪慧、幽默风趣的内在设定,通过“神话+历史+卡通”的普法形象适配全年龄段不同普法对象的视觉审美和情感距离,为网络普法内容提供人格化输出载体。紧贴热门时文热点时事,通过SVG交互技术与网民“社交”起来,按照“新颖有趣、易于理解”的内容特点,设置“设问、抛梗”环节,引导受众“探索、解密”实现交互,策划推出的《因为黑神话:悟空,我被抓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胖猫事件热点》《这届奥运会,粉丝“出圈”了》等35期情绪价值高、共鸣度强的爆款产品,单条点击量均突破100万次。
(二)构建立体式网络普法传播体系
认真研究网民上网习惯和平台黏合度,分析不同产品和内容形式在网络平台的传播特性,制定出“品牌化推广、多平台并行、分层次发布”的传播策略,既注重阵地矩阵资源的聚合,也体现账号蜂群间的联动。目前,新区普法IP“安新普法”已开通微博、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个主流平台,联动新区政务新媒体“天府发布”(全平台粉丝量超450万)为主要支撑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联合@科技的那些事(全网粉丝量700万+)、@法山叔(全网粉丝量500万+)、@大强(全网粉丝量500万+)等法律、社会、科技、教育各领域网络正能量“大V”、博主、KOL,设置“日常普法、热点追踪、深度专栏”3个分类栏目,“1+N+N”的传播体系实现法治思想跨界、跨领域传播扩散,有效覆盖互联网各类群体。
(三)构建多元化网络普法渠道体系
将网络普法工作延伸到网信工作触及的各个领域,既“统”好有效提升网络普法工作的协同联动,也“分”好全域覆盖的基层延伸,既注重网安周活动的集中开展,也注重常态化宣传的精心组织。行业部门聚焦网络安全教育、电信诈骗、网络谣言、网贷等开展主题活动,网络社会组织主动参与,通过自媒体座谈、法治沙龙等特色活动,推行行业自律、杜绝违法犯罪,街道和村(社区)组织以案说法、公益讲座、文明大家谈、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全年“七进”活动累计开展1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线下覆盖人数20万余人。#安新日记网络普法话题得到网民广泛参与,话题阅读总量超4000万次。
热门话题“直播间”SVG
校园普法讲座
三、经验体会
(一)内容为王,以网络流量提升宣传声量
交互式传播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还提升了用户体验,运用SVG等具有交互特性的技术,在“枯燥说教”的法律条文和案件知识普及中,转化出“生动趣味”的互动体验,使得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趣,找准网民内心对法治社会的现实需求,让普法变得更加易于传播。
网安周系列海报
热门话题“奥运会”系列海报
(二)渠道制胜,以传播广度增强受众黏度
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实现“群众在哪里就把网络普法工作做到哪里”,不断扩大网络普法的传播广度,通过分析受众行为精准画像,将垂类领域网红“大V”账号的影响力同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的权威性有机结合,增强多平台渠道受众黏合度。
(三)统分结合,以多元参与凝聚法治合力
“统、分”结合的普法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体现“网”的线上优势,也能够及时彰显“法”的现实力量,更是网络普法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本质要求,有效推动受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实现了关注转化和传播效果的同步提升。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