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江西省上饶市委网信办深耕细作“普网络法”和“用网络普法”两篇文章,推行聚焦“三类群体”、紧扣“三项内容”、创新“三个融合”的“3+3+3”网络法治工作格局,打造网络普法矩阵和线下宣传阵地13个,组建普法队伍100余支,推出优质网络普法作品3000余件,获评全国优秀网络普法案例1个、全国优秀网络普法组织单位1次,省级网信普法基地2个、优秀作品4个,不断提高网络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让法律通过网络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中。
2024年12月4日,江西“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活动在上饶举办
上饶市组织公检法司干部代表开展宪法宣誓
二、措施成效
(一)聚焦“三类群体”,实现普法宣传更加精准有效
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列入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必考内容,纳入各级党校主体课程和日常教育教学内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辅导培训7次,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网络空间的模范带头作用。2024年以来,行政执法人员全部参加普法学习考试和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达100%。
二是抓住网络主播这个“重点群体”。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在互联网企业、网络主播聚集地,线下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线上开设普法栏目“微夜校”,建立行业负面清单,组织企业员工、网络主播学习互联网法律法规80余次,为辖区450余家互联网企业和1200余名网络主播提供更精准的法律服务,覆盖企业人数达8万余人次,营造互联网行业健康安全发展的法治环境。
三是抓住人民群众这个“绝大多数”。加强网络普法工作统筹,联合公安、教育、工信、工会、团委、妇联、银行等单位,分行业分领域组建了100余支普法工作队伍,逐步形成行业部门+新闻媒体网站+县(市、区)+社会团体的立体式普法工作矩阵。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全市各级各单位共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发放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宣传资料20万余份,推送法律知识公益短信300万余条,普法人次达200万余人次。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进网络活动,通过宪法宣誓、网络普法文艺展演、网络法治论坛、网络法治宣传展览等主题宣传活动,展示普法成果,推动宪法学习宣传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紧扣“三项内容”,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一是强覆盖,打造多元普法矩阵。强化行业自律,在互联网企业聚集的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打造了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服务基地,广泛开展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打造新就业群体网络普法“服务圈”,整合利用“爱心驿站”“城市驿站”、移动网格员服务中心等场所,上线“饶城e家”,吸纳移动普法网格员1200余名,让网络普法宣传从“单兵作战”变成全民参与。
二是强效果,打造网络普法品牌。打造符合互联网特性的普法模式,运用短视频、微动漫、图解等形式,开展网上普法分众化宣传。在市属新闻网站和两微一端,开设“宪法”“民法典”“网信普法”等专题专栏10余个,制作发布互联网法律法规图解、专家解读等信息150余条,推出信息稿件1400余篇,浏览量超3700万余次。注重“网红”流量加持,建立网络法治宣传奖励机制,联手群众喜爱的网络达人300余名,动员自媒体从业人员、网络达人积极加入网络普法,打造系列普法品牌,拍摄创作网络法治宣传作品1400余件,累计播放量4600万余次。
三是强治理,坚守用网违法红线。畅通举报渠道,在上饶新闻网、“我的上饶”App等网络媒体平台设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受理并处置网络举报线索130余条。加强依法管网治网,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各类有害信息,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网络暴力等网络生态突出问题,责令违法主体限期整改,从严处理责任人。2024年以来,共清理网络有害不良信息8万余条,整治微信公众号88个、微博号12个。加大网信领域执法力度,上报关停4家违法违规网站,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800余个(关停63个),依法约谈单位5家、立案2起。
联合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共筑安全防护墙”普法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增强安全意识
上饶市组织网络法治论坛,讲述网络普法故事
1+4+N企业党支部党员活动室
“e心向党”互联网企业党建品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上饶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三)创新“三个融合”,构建大普法宣传工作格局
一是将普法与党的建设相融合。以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为抓手,依托基层党组织,将党员、劳模、模范先锋等力量引入到网络普法队伍中。依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枫林广场上打造网信普法教育基地。组织63名退休老党员成立“夕阳红”普法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带家庭、家庭带楼栋,楼栋带社区”编织“社区普法网”,以“唠家常”的方式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先后开展了“普法进社区”“老年人反电信诈骗宣传”等系列宣讲活动100余场,普法覆盖面达77%,成功阻止养老诈骗10余起。
二是将普法与宣传阵地相融合。发挥各地各单位资源优势,在开展网信普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网络”等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区、单位,高标准打造网信普法教育示范基地10个,其中玉山县四股桥乡十七都村、信州区数字经济示范园被评为省级网信普法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探索“线上推广、线下融合、广泛参与”的创新思路,在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建设法治文化宣传广场,定期更新普法宣传橱窗,组织线上知识问答和普法微课堂,2024年以来,各地各单位共开展互联网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活动70余次,制作优秀新媒体产品10余个,举办“普法+文艺”活动3次,发放普法手册、口袋书、折页等宣传资料30万余份,覆盖群众达160万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法治素养。
三是将普法与文艺作品相融合。创新“普法+艺术”,围绕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深入剖析案例,征集了《千人一骗,千骗一人》《痛悟》《下酒菜》《贷价》等优秀普法作品42个,其中4部网信普法视频被江西省委网信办、省司法厅评为优秀普法作品,上饶市委网信办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创新“普法+非遗”,积极挖掘上饶市本地非遗文化“弋阳腔”中的法治元素,创作了《文明之花尽绽放》等一批法治文化产品,采取线上推送、线下巡演的方式,开展法治戏下乡巡演20余场次,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通俗生动的道白、质朴优雅的表演,让观众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接受法治的熏陶。
创新普法形式,将网信普法与非遗曲艺弋阳腔相结合,使普法工作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在市中心广场举办网络安全专题展览
打造普法品牌“小鱼师姐”护苗队,定期开展 “进校园”活动
挖掘各地各单位特色优势,指导创建形式多样的网信普法教育示范基地
三、经验体会
上饶市委网信办坚持线上普法与线下普法相结合,把网信普法与网络普法相结合,不断拓宽普法渠道、建强普法队伍、丰富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
一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凝聚普法合力。积极利用网络安全宣传周、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契机,加强横向联动和纵向统筹,整合各地各部门工作力量和各领域资源,增强普法的渗透性和延伸性。
二是扎实推进工作创新,展现网信活力。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使用不同的宣传载体与内容,让宣传对象更容易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打通普法工作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普法和治网相结合,亮出法治实力。注重将网络普法与网络管理执法、网络文明建设相结合,将普法贯穿各个环节,推动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