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额敏垦区人民检察院精准结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呈现形式多、受众面广的特点,全力打造“桃子姐姐”未检工作品牌。走在互联网+时代,“桃子姐姐”未检工作室立足检察职能,以“传递司法温暖,护佑青春年华”为工作理念,及时转变观念,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普法小课堂、远程法治教育等形式,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提供了系统、专业、快捷的法律服务产品,全方位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保护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024年6月,与梅现宇同志相互交流,学习法治宣讲、志愿服务工作经验
二、措施成效
(一)创新宣传平台,着力抓好新兴媒体的建设
“桃子姐姐”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号、额敏垦区人民检察院“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开通了“桃子姐姐未检工作室”自媒体法治宣传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法律法规、政策、安全知识宣传,保证了法治宣传系统、全面、及时、快捷,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全力营造预防违法犯罪的社会舆论氛围,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众参与度。
2024年6月,前往“中国好人”梅现宇工作室实地参观,认真聆听先进事迹
2023年9月,检察官前往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并向同学们赠送未检文创用品
2024年1月,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检察官现场讲解法律知识
2024年9月,检察官与同学们共读法律书籍、共学法律知识
(二)开通关爱联络方式,畅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渠道
为了拉近与未成年人的距离,首次推出“桃子姐姐”检察官宣传卡通形象,这可爱、亲和的形象,深受未成年人喜爱,通过这一形象开展未检工作,使得青少年既容易接受,也积极互动参与,收效显著。印制带有“桃子姐姐未检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和维权工作热线的开关贴,并张贴在辖区所有学校教学楼的教室和走廊内。在校学生、学校教师或者社会群众可就涉及学生权益保护的有关问题和困难等在线向“桃子姐姐”寻求法律帮助。
(三)让数据多跑路,实现“一课多校”联动机制
通过第九师教育局网络云平台,开展远程法治宣教,现场直播法治课,可实现辖区内14所中小学校同时观看,一次讲课即可实现7000余名学生全覆盖。在远程法治课堂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菜单式的“法律套餐”,通过PPT展示、真实案例讲解、播放动漫等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将一对一走动式宣讲转变为一对多互动式宣讲,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法治观念,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法治宣讲方式在时间、人员、受众范围等方面受限的问题。团队成员赵丽梦2019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
2024年10月,检察官前往校园拍摄普法微视频
三、经验体会
(一)推陈出新,培育经营品牌
创建检察品牌,践行高质量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必须以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勇于担当的职业态度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桃子姐姐”未检工作室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建成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心理疏导、法律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中心。
2024年7月,与“中国好人”梅现宇工作室联合开展法治夏令营活动
(二)标新立“意”,让法治更动听
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观念,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构建了“互联网青少年维权”新模式,率先创建未检公众平台,将最新法律法规、工作动态、案件资讯及各类典型案例分析通过该平台走进学校、走进千家万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远离不法侵害。
2024年6月,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活动结束合影
(三)立足办案,强化法治教育
“桃子姐姐”未检团队成员始终牢记在执法中宣传法律,创新开展了每案“5个1”(一次知心谈话、一次亲情会见、一份社会调查、一次跟踪回访、一句检察官寄语)工作,通过“5个1”工作以及庭审法律教育,运用亲情温暖感化涉罪未成年人,传达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帮助他们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