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司法局:突出“乐享法治”品牌创建 推动普法宣传进生活

2025-03-03 15:31:4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一、总体思路

为了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促进法治社会建设,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彰显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围绕中心大局,坚持守正创新,以突出“乐享法治”品牌为抓手,精心架构顶层设计,借助网络宣传阵地建设,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动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民族自治地区特色普法品牌,为乐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谱写新时代全民守法普法新篇章。

image.png

开展法治“三月三”宣传活动

1740639429178.jpg

1740639482763.jpg

举办“文化进万家”文艺下乡汇演

二、措施成效

(一)制定品牌创建方案,精心架构顶层设计

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汇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出台普法规划,制定《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行业文化等融合发展,形成山歌普法、剪纸普法、灯会普法等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普法IP,助推法治乐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将民族特色普法品牌以创新融合的方式嵌入网络法治宣传中,旨在通过构建一套高效运作机制,实现顶层设计的核心目的。具体融入方式上,注重将民族文化的独特元素与普法内容紧密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运作机制上,明确各方职责,强化协同合作,确保民族特色普法品牌在网络空间中的持续、深入推广。

(二)借助民族地域特色,推进融合谋求实效

推出富有乐东特色的“四融合”普法方式。把法治宣传融入黎族山歌,打造黎歌普法。利用黎族男女老少都爱唱歌的特点,组织黎族民歌艺人围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创作歌舞作品10余部,将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山歌唱出来,有效提升了法治宣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把法治宣传融入民族节日,打造“三月三”普法。积极开展“法治三月三”宣传,编排“普法山歌都来唱”、民法典竹竿舞、黎锦织法等文化节日下乡演出100余场,用“唱法”“绣法”,推动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把法治宣传融入“剪纸”文化,打造“剪纸”普法课堂。挖掘大安剪纸艺术之乡文创品牌,利用“剪纸文创”“剪纸课堂”形式,在大安小学建立普法讲堂,引导将法律条文融入“剪纸”内容,使普法教育更为直观生动、深入人心。把法治宣传融入“花灯”民俗,打造“花灯”普法。将每年正月十五“黄流花灯节”作为普法宣传主阵地,将法治文化与猜灯谜、开盲盒、投壶等民俗活动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法治文化特色。

1740639522255.jpg

1740639556381.jpg

法治宣传融入“剪纸”文化

(三)丰富网络阵地建设,精心创作冶炼成品

组织开展“民歌唱宪法”“相聚‘三月三’共唱法治歌”、禁毒山歌会、法治文艺晚会下乡等普法类活动500多场次,近百人次民间山歌艺人参与创作和演出,惠及群众超过10万人。同时还以节为媒,推动民族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山歌《法治宣传到我家》、竹竿舞《与竹共舞、法润人心》、微电影《寻猪记》、小品《家事调解故事》等一批法治文艺优秀作品相继脱颖而出,通过巡演、巡展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法治文化生活。此外,充分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媒体形式在网络上积极推广与传播,提升了网络普法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让普法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如县司法局在2024年乐东县“三月三”文艺晚会上编排歌舞《与“竹”共舞,“法”润民心》,将民法典内容编入欢快的竹竿舞节奏中,以朗朗上口的歌词向群众传播法治理念,让法治宣传出“新”更走“心”。举办15场“文化进万家”文艺下乡汇演,线下惠及群众6000余人,网络在线直播累计近万人观看。县司法局拍摄制作的《挖呀挖呀挖—司法行政版》,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展现乐东司法行政的工作,获得一致好评,被“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转发。

image.png

法治宣传融入“剪纸”文化

三、经验体会

深化普法品牌建设,续写好创新普法工作新篇章,需要不断挖掘融入本地特色元素,打造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普法IP,同时全面更迭网络宣传的“新空间”,积极且深入地运用短视频的广泛传播力、微信的精准推送力、新闻客户端的直观表达力以及微电影的生动叙事力等多样化的新媒体普法方式,紧密融入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普法任务之中,通过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巩固新媒体普法矩阵增强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拓宽普法渠道,扩大全民普法依法治理的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