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黑龙江省绥化市委网信办通过微视频、微阵地、微课堂等方式,探索网络普法新路径,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多方阵地融合、多项活动共联、多点工作发力”的网络普法新格局。
网络安全周普法讲座
二、措施成效
(一)网络“微视频”有新意
2024年3月,以绥化市委网信办真人形象为原型的虚拟主播“AI主播绥小安”正式亮相,“AI主播绥小安”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和普遍关注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最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制作“AI主播说安全”系列短视频10期、主题播报2期,聚焦群众身边大事小事以案说法,利用1×N特色网络传播矩阵,实现立体化、精准式广泛传播,微视频作品点赞量、传播量、评论量突破20万。安达市委网信办编制《解锁网络安全“新技能”》微课堂荣获“2024年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微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
网络安全宣传周普法活动中群众参与游戏互动
(二)网络“微阵地”聚合力
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矩阵,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赴望奎县、绥棱县拍摄“法律明白人”2期、“‘八五’普法进行时”2期,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播出;通过“绥化司法”“绥化普法”“网信绥化”“绥化警事”等微信公众号宣传绥化市普法动态,开辟“普法助企进行时”“律师带您来学法”“双龙普法”“民营企业普法微视频”“绥化普法集锦”等普法专栏10余个,发布各类普法信息500余条,累计阅读量10万余人次。同时,与法院联合适时开展“云端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云游”法院,结合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等重要时间节点,直播互动解读法律条文,让人民群众直观了解最新法律法规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意识。
民警向过往群众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三)网络“微课堂”入人心
绥化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公安局在各大新媒体平台推出《新骗局!网络“好心人”捐款,小心被骗》等“网警课堂”“全面反诈在行动”等专题专栏20期,联合法院、检察院推出《法护夕阳红》《“杀猪盘”听了不少,“杀羊盘”你听过吗?》等119期“学法课堂”专栏,结合生动审判实践讲解典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浓厚法治氛围。绥化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编制的视频《杀猪盘》荣获“2024年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奖。
绥化市普法活动现场
三、经验体会
(一)拓宽“微”思路,切实转变网络普法理念
以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普法责任清单为依据,注重运用“互联网+”,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阵地,将网络普法由“独唱”转为“合奏”,由“传授式”转向“交互式”,由“要我普法”转为“我要普法”,从“单兵作战”变成“全民参与”,构建“普法+守法+用法”全链条普法格局,全方位、多渠道、无缝隙地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让网络普法全面融入社会综合治理。
网络安全周活动中群众在打卡墙前拍照留念
“八五”普法进行时
走进绥棱县阁山镇记录“法律明白人”忙碌的一天
(二)把握“微”特点,不断提高网络普法互动性
聚焦老百姓“注意力”“兴趣点”,将法律条文故事化,形成生动鲜活和喜闻乐见的差异化个性化产品,推动“枯燥说教”的法律条文向“生动演绎”转变,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引流引导,实现受众在新媒体平台“投其所好”“各取所需”式的交流交汇。
市妇联走进社区向妇女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三)坚持“微”互动,不断提高网络普法精准性
注重资源整合,将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及时更新、充实内容,坚持移动优先原则,打通各类平台,采用人民群众乐意看、听得懂、记得住的表现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宣传,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确保群众参与面与工作覆盖面双提升,实现普法“有形有声、入脑入心”。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