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依托中老铁路的国际知名度和外宣桥梁纽带功能,联合铁路部门,联动州(市)网信和司法部门,在中老铁路昆明至磨憨段之间打造网络普法特色主题专列,以“移动普法宣传站”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开辟网络普法新场景,让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触手可及。一是以“e路有法命运与共”冠名主题专列,宣传宣介我国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二是以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为重点,打造特色主题车厢全面展示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普及网络法律知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日益成为网络空间广泛共识和基本准则。三是以线上线下联动和中老铁路沿线站点接力的方式,让普法更“接地气”,服务群众“零距离”。四是以主流媒体强势宣传报道和视频连线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特色主题专列影响力。
专列发车仪式
站点-普洱站大屏幕展播宣传视频
车厢内玻璃贴
二、措施成效
(一)精心设计,打造网络普法专列,以“点”带“线”促普法
一是打造主题车厢。聚焦“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安全和沿线群众在网络法治领域的热点问题,根据复兴号CR200J的车型特点,设置“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数据出境之旅”“反网暴净网行动”“个人信息守护”以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8节主题车厢,让车厢内部成为网络普法移动走廊,突出展示新时代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理念、实践成效及交流成果。二是丰富法治内容。充分利用车厢内镜框海报、玻璃贴、小桌板贴、行李架彩贴、头枕片、LED显示屏等丰富多彩的载体,以口诀、顺口溜、图片、漫画、金句等形式展示网络法律知识,打造轻松愉快的移动式学法场景,让乘客们在享受舒适旅途的同时,也能轻松学习到实用的法律知识,共推出普法图片50张,漫画20幅,金句48条。三是互动扫码学法。在每个座位的头枕片上印制“法润彩云南你我共参与”网络法治竞赛二维码,方便群众可随时扫码开展趣味学法,参与便捷、实用性强,为移动化碎片式学法提供新途径,吸引246.5万人次参与答题,访问量累计超645.8万次。
(二)联动组织,沿线站点接力,以“线”带“面”强普法
一是加强整体谋划。“号脉”受众所需,“靶向”制定中老铁路沿线站点网络普法总体方案,协同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沿线站点结合自身实际,拟定氛围营造子方案,形成中老铁路沿线网络普法工作合力。二是开展线下普法。以普法专列发车仪式为带动,以沿线站点候车厅、站前广场为重点,以大屏小屏互动、普法展板宣传、网络普法打卡、民族歌舞唱演等多样形式开展网络普法,提升“面对面”普法实效。其中,昆明南站设置网络普法打卡装置,吸引旅客打卡、拍照学法;普洱站利用进出站口电子大屏滚动播放《守护》《防范非法集资之快乐拉祜》等原创网络普法短视频和《网络暴力何时休?法律为你来撑腰》等网络普法动画,营造“e路有法命运与共”的浓厚网络普法氛围;西双版纳州委网信办组织检察、公安、司法等在站前广场设置宣传展板区、文创展示区,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宪法、民法典、禁毒、反诈、交通安全等主题普法宣传,融入生活场景的“亲民”普法模式,有效提升普法向心力。
车厢内景
站点-昆明南站打卡活动
(三)线上传播,扩大专列普法质效,以“面”成“体”稳普法
一是Citywalk在线学法。运用沉浸式VR互动形式带领网民体验学习8节主题车厢网络法治知识,吸引280万网民在线打卡中老铁路沿线昆明市警示教育基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普洱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景洪法治文化广场等10个线下普法宣传点,构建全景式普法地图。二是名人共话专列普法。邀请老挝官员、在昆老挝籍教师和留学生、网络达人、民警和律师等聚焦网络普法专列,共话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出《中老人民共话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普法作品,阅读量超1000万次,并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列车普法宣传员、留学生乘客等一起打卡网络普法专列。三是邀请媒体宣推。16家中央网络媒体和省州县网络媒体四级宣传矩阵齐力聚焦“e路有法命运与共”中老铁路网络普法专列特色亮点以及沿线站点线下普法活动,推出《踏上一列开往“国门”的普法专列》《中老铁路普法心连心》等宣传稿件100余篇以及《中老铁路携手共绘法治宏伟蓝图》《“普法专列”驰骋中老铁路点亮网络法治之光》等时评文章,全网浏览量超800万次。
三、经验体会
线下普法是普及网信领域法律法规的重要方式,具有面对面、接地气、零距离的突出优势,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开拓线下网络普法新场景、拓展线下普网络法新方式是网络法治宣传的重大使命课题,是网信部门打造既联系又区别于其他部门线下普法品牌的重要一环。
(一)内容上要聚焦网信法律法规
“普网络法”和“用网络普法”是网信系统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的双重使命,两者相较,“普网络法”阐明了网信系统普法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突出重点。我国目前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梳理网络普法重难点是开展普法工作的基本前提。摸清民之关切,带动普法参与主体“全起来”“多起来”“融起来”,让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健全。二是要直奔主题。线下展示类普法须引起不同受众群众关心关注才能起到法润人心的作用,因此在图片、漫画、金句等作品呈现时既要精准定位、形式多元,又要简洁明了、直抵人心。
(二)形式上要注重线上线下融合
“用网络普法”是网信系统开展普法工作的应有之义和显著优势,是普法效果提升的倍增器。一是要做好线下普法链接线上活动。要充分利用线下活动现场感强、参与度高的特点,提供扫码参与知识答题、话题讨论和视频学习等途径,节省线下活动开支,提高线上普法活动热度。二是要做好线下活动向线上普法转化。要注重线下普法活动素材的再加工,以网络名人打卡、新闻媒体报道以及切片式再传播,扩大线下活动影响力,提高线下活动利用率,为线上网络普法“供料”。
(三)载体上要突出覆盖面影响力
载体和场景选择是线下普网络法的关键点。一是聚焦“人”。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线下网络普法宣传要选择人流密集的场所和载体,才能提高覆盖面。二是盯住“名”。关注度高、名气大往往自带网络流量,对于提升普法影响力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标志性建筑、重要活动广场、重要交通工具(比如高铁、地铁)等应成为线下普法活动的可选之地。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