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北省长城新媒体集团:《天下无诈》情景剧 开创普法反诈新模式

2025-02-27 16:03:0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一、总体思路

如何激发“全民反诈”热潮的创新活力,让反诈知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是网络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河北省长城新媒体集团策划开设《天下无诈》栏目,现实取材、寓教于乐,在新媒体平台搭建传播矩阵,以情景微短剧的形式,让反诈知识被广大网友津津乐道,助力全民反诈意识提升,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二、措施成效

(一)情景演绎真实案例

《天下无诈》栏目联合河北省司法厅、石家庄市反诈中心,以“普法反诈”为己任,从大量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中筛选取材,旨在打造一档以真实案例为原型的防诈骗原创科普类视频专栏。栏目以“案例短剧+警方提示”为视频构成,洞察社会热点,让反诈有网感;演员情景演绎,让反诈有笑点;用新媒体剪辑方式,提升反诈知识传播力。栏目开播以来,紧跟“高考”“购物节”“取暖季”等诈骗类型高发期,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普法反诈需要,提前进行创作,就高考改分、填报志愿、大学招生、申领助学金、骗取取暖费、退货陷阱等揭露诈骗套路,在网上迅速吸粉,形成“追剧”效应。视频单篇点击量从十几万、上百万一路上扬,多篇作品点击量破千万。

《天下无诈》情景剧宣传海报

《天下无诈》情景剧宣传海报

(二)打造原创反诈“IP”

视频内容的趣味性,是决定网络传播效率的关键。在《天下无诈》的剧本创作中,栏目组精心设置“反诈情景剧IP人设”:精明骗子“艾诈骗”、屡屡上当“周氏父子”等。围绕人设编写感性化、娱乐化、趣味化的内容,让情景演绎能够有悬念、有节奏、有意思地推进情节发展,达到一种“时短意深”的效果。在演员选择上,要求人物要有辨识度。表演时要放得开、耍得起,鼓励头脑风暴式的即兴发挥。在《高额退税?小心退到骗子兜里!》这期节目中,大胆设计让演员在模拟诈骗成功后,即兴发挥一段搞笑舞蹈,把短视频的网感瞬间拉满,成为网友爆赞“名场面”。

《天下无诈》情景剧宣传海报

(三)以传播引领创作流程

为提高《天下无诈》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在内容设计上定位轻量化阅读,每期视频时长控制在3分钟左右,通过剧本搞笑创作,适度放大矛盾冲突,层层递进讲述诈骗故事,以达成揭露诈骗手法、普及反诈知识的效果。避免普法节目的说教性,丰富传播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天下无诈》在视频包装上,参考抖音视频积极采用具有网感的特效和音乐,推广上采用“短视频+图文+海报”的形式,向受众进行立体式推送。栏目按照每周一期的播发频率,持续提升受众黏性,在网络平台迅速形成粉丝“追剧”效应,有效提升了节目影响力和宣传覆盖面。

(四)探索社会化共创品牌

自《天下无诈》栏目开创以来,在冀云客户端已发布80余期,累计点击量超1.2亿人次。在河北省司法厅开展的普法依法治理“六个一”征集活动中,《天下无诈》获评全省优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案例。相关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新华网、今日头条、河北省反诈中心、国家反诈中心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广泛转发。目前,《天下无诈》已成为河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招牌”栏目,并与省公安厅新闻中心、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及50家新媒体账号组成“反诈宣防联盟”,与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等高校进行常态化合作,有力提升了反诈宣传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天下无诈》情景剧宣传海报

三、经验体会

反诈宣传“走新”才能更“走心”。反诈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要想让老百姓主动接受反诈科普,实属不易。老百姓观看反诈网络普法作品,要像看电视剧一样追着看、主动看,并且边看边议、边看边转、边看边推荐,这就需要反诈网络普法作品有连续性、趣味性,具有实实在在的教育意义。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