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委网信办:围绕“四聚焦” 打造网络法治宣传新航道

2025-02-27 16:03:3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一、总体思路

河南省驻马店市委网信办以“四聚焦”为抓手,即聚焦课堂说法、宣讲送法、案例释法、阵地论法,推动网络法治宣传从“单项式”向“靶向式”“情景式”“案例式”“互动式”转变,使网络法治宣传“接地气”“入人心”。

二、措施成效

(一)聚焦“课堂”说法,靶向式精准普法

一是云上课堂说法。联动市属新闻媒体、县区融媒体中心、各单位政务新媒体账号开设“每日一学”栏目,制作发布《网络空间更明亮》等系列普法短视频223期,点击量超8000万次。打造“网信天中驿起说法”直播间,锚定“法在云端”新航道,邀请知名律师、网络名人直播“带法”41次,让“掌上普法、指尖学法、云上守法”成为新常态。

二是公开课堂说法。全市中小学选聘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2350人,坚持灌输与体验相结合,开展“学法讲法”“法律晨读”“网海冲浪法治行”等课堂,法治课开设率100%,受教育师生420余万人次;联合市县两级法院开展庭审直播活动38次,邀请法官以案释法,为当事人、旁听人及网民带来沉浸式普法体验。

三是夜校课堂说法。在机关夜校、职工夜校、农村夜校开设网络普法课堂,紧密结合干部职工、群众学法需求,以身边“小事例”诠释法治“大道理”,以法治思想点亮万家灯火,目前已开设夜校微课堂179期,83万余人次受益。

驻马店市普法宣讲队进学校宣讲

驻马店市网安号公交车

驻马店市网络安全主题公园

(二)聚焦“宣讲”送法,情景式沉浸普法

一是专家宣讲队送法。市委网信办牵头,组建公、检、法、司、网信委成员单位参与的10支专家普法宣讲队,整理编撰“网络普法资料汇编”“青少年网络普法手册”等学习材料6类37册,开展“七进”活动200余次,以专家携法走进万家之门,打通网络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二是“网红”宣讲队送法。充分发挥网联会、网安会桥梁作用,号召本地网络名人组建网红普法宣讲队,主播妙言语讲法,网红聚流量普法,让法律学习拥有“松弛感”,“天中姐妹”“小警笛”等网络名人制作发布普法短视频50余部,内容幽默、有梗有料、抓人眼球,让广大网民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将守法理念植根在心。

三是文艺宣讲队送法。打造“文艺搭台、法治唱戏”宣讲模式,把普法宣传融入民间文艺活动,以文艺之花绽放“法蕊”,全市10个专业演出团体、13个文艺普法小分队,制作豫剧《e起守护少年的你》、快板书《网络文明记心间》、三句半《网络安全你我他》等作品,以曲艺之声传递“法意”,深入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演出500余场,推动网络法治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

驻马店市“网红”普法宣讲培训

发放“青少年网络普法手册”

驻马店市“网红”普法宣讲队

(三)聚焦“案例”释法,案例式警示普法

一是建立案例库。坚持“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理念,对全市办理的涉网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收录案例239个,涵盖造谣传谣、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6个方面,做到释法有方向、释法有内容。

二是加强曝光度。选取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地域黑等典型案例集中曝光,利用户外大屏、乡村喇叭、媒体矩阵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实现“办理一案、震慑一片、教育全网”效果。“新蔡女高中生遭霸凌”谣言案例在央视播出,进入全国热搜前三。

三是增强实效性。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案例改编成舞台剧、情景剧,进行全市巡演,让案例“活起来”,通过“剧中人”教育“看剧人”,警醒“看剧人”莫成“剧中人”,实现普法有声有色。

(四)聚焦“阵地”论法,互动式深入普法

一是主题阵地论法。全市建成普法主题场馆、网络法治“口袋”公园57个,突出“法”与“景”的融合,让居民在公园畅游中厚植法治观念,依托全市30个城市书房设置普法文化角,开展法治沙龙、亲子共读等活动,打造法治文化“充电站”。

二是流动阵地论法。开通“网安号”公交线路20条,181辆公交车化身“网络普法卫士”成为流动宣传驿站,让网络法治观念一路随行。5000余辆出租车、公交车车载屏幕和全市商超、电影院、电梯、户外LED屏幕循环播放普法标语、海报和宣传片,让群众“抬头见法、驻足有法、出行伴法”,真正形成“普法宣传随处见,公交出租成学园,一路出行一路宣,法治理念留心间”的法治宣传阵地。

三是特色阵地论法。联合京东、UU跑腿、顺丰等快递公司,开展“网络普法主题快递单进万家”活动,200余万件快递包裹变身法治“宣传员”,送法上门。利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基层辟谣站点,宣传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号召群众争做网络监督员,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驻马店网络普法豫剧演出剧照

驻马店市网络法治口袋公园

网络普法进基层活动

网络普法进基层活动

“网络普法主题快递单进万家”活动

三、经验体会

(一)网络法治宣传重在以小见大

把“小切口”写成“大文章”,注重用好微课堂、微宣讲、微案例、微阵地,突出“点”上发力,持续在规划谋划、形式创新、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下功夫,常态化、针对性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推动网络法治宣传由点及面,实现网络普法质效双增。

(二)网络法治宣传重在形式新颖

将普法元素与豫剧、快板、三句半等传统艺术碰撞,结合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普法工作固有的单向“说教”模式,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让普法宣传更加“沾泥土、带露珠”,增强普法作品的趣味性、艺术性,寓教于乐传递法律知识,实现鲜活普法、实效普法,让网络普法宣传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三)网络法治宣传重在形成合力

积极探索“1+4+N”工作模式,网信办统筹,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协同,网联会、网安会号召网络名人及社会团体参与,不定时推送“网络法治套餐”,让广大群众充分汲取法律知识“营养”,将法治宣传教育延伸至指尖,实现普法“零距离”,普法模式由“独唱”转为“合奏”,形成网络法治宣传合力。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