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新疆和田地委网信办在和田县桃花源开展“e起来普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一、总体思路
新疆网信部门作为网络普法工作的主体,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加强对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及网络名人、新媒体账号、网络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等普法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组织开展网络普法活动,打造普法品牌。每年开展新疆网络法治巡回宣讲活动,邀请专家线上培训、组建普法讲师团“送法上门”等方式,全覆盖培训全区网信系统领导干部;把高校学生作为重点,常态化选聘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者,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的方式,打造校园网信社团,开展校园网络普法活动;开展“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普法作品征集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新媒体人士,创作网民喜闻乐见的普法作品,切实让“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深入人心。新疆网信办立足统筹协调职能,充分发挥各涉网单位、全区三级网信部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等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各类普法活动,形成全区网络普法大格局。
2024年9月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网信办在巴楚县信用社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日主题活动
二、措施成效
(一)干部学法筑网基,巡回讲演正风仪,打造“新疆网络法治巡回讲”品牌
谋划推出“新疆网络法治巡回讲”活动,品牌化推进新疆网络普法工作。一是绘制网络普法学习清单。针对网信系统领导干部,印发《全区网信系统领导干部互联网法律法规应知应会清单制度》,“绘制”了一张包括22部法律、6部行政法规、24部部门规章、26部管理规定、5部地方性法规在内的应知应会清单,确保全疆网信系统领导干部学法工作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常学常新、常态长效。二是组建网络普法讲师团。聚焦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普法等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各环节,特别是宣讲互联网领域重要法律法规,组建一支20人的“讲政治、通法治、善宣讲、精业务”的网络普法讲师团,为巡回讲活动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师资保障。三是实现网络普法“全覆盖”。深入14个地(州、市)、30余个县(市、区)网信办围绕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重大成就、民法典、涉互联网法律法规及新疆出台的5部互联网领域地方性法规开展普法,为各级网信、司法、公安等系统领导干部送去30余场专题讲座,覆盖人员4000余人。
2024年12月宪法宣传周期间 新疆吐鲁番市委网信办在高昌区葡萄长廊开展网络普法进社区活动
(二)青春普法扬网善,学子志愿播法辉,打造“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者”品牌
新疆网信办着眼青少年群体,在如何发挥“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者”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青少年群体上不断发力。一是持续巩固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服务队。2024年,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依法治疆办、自治区团委,面向全区现有48所高等院校,成立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服务队,选聘志愿者500名,实现高校普法阵地全覆盖,在校志愿者达1149名。选树表现突出志愿服务队10支、志愿者80名、指导老师10名,激励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指导老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建强学校网信普法志愿服务队,推动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服务走深走实。二是策划开展各类活动。围绕志愿者“普法宣传、传播网络正能量、参与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发现举报”3项职责,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学第一课、宪法宣传周、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期间,统筹各高等院校网信普法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网络普法直播”“拍摄情景剧”“主题团日活动”“辩论赛”等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的宣传活动20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50余万人次。巴音学院网信普法志愿者在库尔勒市举办的2024年新疆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现场演唱改编创作的《防范网络安全》歌曲串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网信普法志愿者制作的《请系好网络安全带》海报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克拉玛依市汇嘉时代等商圈LED屏展播。
2024年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新疆阿克苏地委网信办在阿克苏市世纪广场开展网信普法进广场活动
2024年9月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 新疆巴州网信部门同巴音学院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者在梨香湖网络安全主题公园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网络安全主题游戏
2024年7月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委网信办在南广场跳蚤市场举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主题宣传活动
(三)网民创作弘法韵,众志护网守规魂,打造“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品牌
一是联合开展“强协作”。充分发挥自治区司法厅在提升社会公众对网络普法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整合各级法治宣传教育资源,以及现有新媒体普法集群和矩阵的先天优势,共同开展“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优秀作品征集活动,提高活动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二是重点突出“见特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突出宣传宪法、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网络名人、新媒体账号,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作品,切实让“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是网民参与“接地气”。以“互动式”民间创作作为增强群众体验感、提升普法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围绕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群众关心关注问题,集中创作、累计征集各类作品1.5万部,参与人数1000万人次,用“活动”营造各族群众踊跃参与网络普法的浓厚氛围。此外,围绕普法作品中的知识点,设立有奖答题活动,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效。
2024年9月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网信办在叶城县恰尔巴格镇中心小学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2024年9月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网信办在巴楚县联通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主题活动
2024年9月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网信办在巴楚县美团外卖点开展网络辟谣宣传活动
2024年12月宪法宣传周期间 新疆阿克苏地委网信办法治辅导员深入学校开展网信普法专题讲座
2024年9月新疆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者在库尔勒市梨香湖网络安全主题公园向群众发放特色网络安全知识集章打卡手册
2024年9月新疆喀什地委网信办联合喀什地区公安局在喀什古城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活动
2024年7月新疆吉木乃县网信办在县体育公园面向青少年开展网信普法活动
三、经验体会
(一)多措并举,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
坚持汇聚力量,形成强大网络普法合力,统筹协调自治区党委依法治疆办、教育工委、团委等部门,发挥领导干部、大学生网络普法志愿者、网络名人等群体在体制内、校园和网络空间中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网络名人的优势,打造线上普法活动平台,以全网参与宣传模式,引导广大网民参与网络普法。
2024年9月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网信办在叶城县恰尔巴格镇中心小学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2024年9月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 新疆博州党委网信办在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
(二)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重点普法对象,针对性强
坚持精准普法,持续做好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传播,特别是针对领导干部以培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依法管网治网能力水平为出发点,针对大学生普法志愿者以如何防范青少年群体网络沉迷、电信诈骗等为主要内容,针对网络名人以如何影响带动社会广大网民抵制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为主要切入点,教育引导广大网民牢固树立网络法治意识。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突出
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带头学法、网络直播、现场指导、网络传播等多种形式,向各领域网民提供互联网法律知识,持续延伸网络普法的渠道。注重采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打造形式多样的普法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普法形式新颖,内容更加有趣,注重“以案释法”,运用典型案例,“沉浸式”普法,不断提升网信系统和广大网民的网络法治素养。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