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直播页面截图
一、总体思路
青海省司法厅始终紧跟时代潮流,坚持把政务新媒体作为全民普法和工作宣传的重要载体,坚持“数字赋能、法治先行”,按照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推进要求,着力打造全网存在、全时响应、全民参与的政务普法新媒体“航母”矩阵,形成以“青海普法”为核心矩阵,全媒体同向投送、精准发力、整体联动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央厨房”,“青海普法”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覆盖面进一步增强。
二、措施成效
(一)夯实政务新媒体运营根基
一是制定《关于优化整合宣传资源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务新媒体信息转载指引》《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运行细则》《公职人员微信使用指南》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手册,健全完善《青海省司法厅机关新媒体信息发布申请审查表》和政务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审查制度。二是建立《青海省司法厅“两网”运营月报》和《青海省司法厅政务新媒体运营年/半年报》,每月发布青海司法行政系统微信影响力月排行榜,榜单从微信传播指数(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峰值传播力四个维度评价得出)和热文阅读量递减排名,分别评选出20个优质微信公众号和优质热文号,年初对上一年度优秀微信公众号和政务新媒体建设先进单位通报表扬并颁发证书、奖(杯)牌。三是持续以高标准、高要求督促各地各部门强化信息报送力度,提高信息稿件报送质量,切实提升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模式,充分结合本地区法治环境,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网民乐于接受的信息稿件。近年来,以“青海普法”为核心的全媒体账号信息发布质量稳步提高。
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专场活动直播页面
202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直播
(二)建设政务新媒体“普法”矩阵
以“打造青海人身边的微法典,增强青海人心中的法治观”为价值追求,在强化普法宣传的同时,将司法行政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监狱戒毒等各项工作集成至“青海普法”微信公众平台,方便人民群众就近寻求法律救济、了解相关讯息,增强了平台的服务功能。全方位整合多方资源,搭建了省直各部门、8市州、45县(区、市、行委)、省内主流新媒体及31个省(区、市)司法厅(局)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为一体的三级政务新媒体矩阵,其中,全省法治类微信公众号矩阵涵盖账号93个,资讯类矩阵涵盖账号27个,视频类矩阵涵盖账号29个,最大限度实现了各类法治要素及时共享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了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的联动效应,吸引了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有效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青海普法”县级普法矩阵
“青海普法”人民号粉丝数、发稿量及阅读量截图
“青海普法”视频号
“青海普法”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截图
(三)网络新媒体普法效果逐步显现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坚持内容为王、传播为先的原则,按照统一来源、统一口径、统一发布的机制,将目前运维的17个“青海普法”政务新媒体账号以“一键发布”形式,结合热点案事件,采取H5、直播、一图看懂、短视频、微动漫、普法答题、设置话题等多种形式,打包定时定向精准投送,以“青海普法”为核心的新媒体影响力稳步提升。在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宪法伴我行”等全民竞答活动10次,近80万人次参与活动。研发青小法“宪在行动”微信小程序,设置我与宪法合影、我对宪法说、学法打卡、答题排行等互动功能,吸引广大网民参与宪法学习活动,日均1.1万人次访问小程序,受到群众广泛欢迎。“青海普法”今日头条号相继开展学习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宪法伴我行、乡村振兴法治同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学习宣传、防灾减灾法治同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律援助法学习宣传等话题活动18个。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等抖音直播活动2次,收看人数100万人次。
“青海普法”市州普法矩阵
三、经验体会
紧跟时代潮流,坚持把政务新媒体作为全民普法和工作宣传的重要载体,坚持“数字赋能、法治先行”,按照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推进要求,着力打造全网存在、全时响应、全民参与的政务普法新媒体矩阵,形成以“青海普法”为核心矩阵,全媒体同向投送、精准发力、整体联动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央厨房”“青海普法”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覆盖面进一步增强。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