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上午,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普陀街道友谊社区普法活动室,一场生动的反诈宣传和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正在进行。通过观看反诈宣传片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前来参与的社区居民都表示受益匪浅。
贵阳云岩区普陀街道友谊社区宣传栏一角。新华网卢俊宇/摄
“我们社区经常开展这种普法活动,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法律常识,还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帮助。现在遇到问题,我们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了。”友谊社区居民徐世林说道。
据了解,2024年以来,贵阳贵安聚焦不同受众群体的法治需求,创新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方式,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公民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当前,贵阳贵安已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共计427个,已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221个,这些法治文化阵地已然成为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渠道。
2月21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采访团走进新印1950文化创意街区,街区内的普法宣传氛围浓厚。
2月21日,新印1950正在开展普法小剧场表演活动。新华网卢俊宇/摄
作为网络普法街区,新印1950以党建为引领、诚信建设为抓手,通过“五提五见”工作法,构建了集社区、居民、商户于一体的诚信相融新路径,不断提升街区诚信建设和法治管理水平。
普法只是第一步,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贵阳市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为法治宣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花溪区龙井村经营着一家蜡染工艺品的作坊的张婷婷就是其中之一。
“农村妇女对法律援助的认知比较薄弱,我想通过普法让她们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张婷婷说。为了让法治精神更好地入脑入心,她创新采用“普法+非遗技艺”的方式,将法治元素融入蜡染作品中,让法律常识以最接地气的方式直抵人心。
目前,她已带动35位民间“绣娘”“染娘”化身“法律明白人”,通过“普法+非遗技艺”项目,将“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群众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过去我们有很多法律盲区,经过他们的普法,我们对法律有了更深的了解。”龙井村村民罗班迪说。
截至2024年12月,贵阳贵安从“五类人”和“五员”中培养“法律明白人”8352人。全市共有法律明白人16461人,超额完成“2024年实现每村居有8名法律明白人”工作任务。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