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是中央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精心打造的法治宣传品牌。活动期间,由部分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法治专业网站组成的采访团,将走进贵州法治建设一线,以融媒体报道形式,生动反映法治保障网络强国建设的美好图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普法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贵州省司法厅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媒体普法新路径,成功打造了“黔微普法”系列品牌,成为网民指尖上的法律顾问,取得了显著成效。
“黔微普法”围绕法治新闻事件、政策法规出台及时推送消息,邀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律法规解读,打造了“黔晓法”“黔微解读”“法治晨读”等新媒体普法栏目,深受网民欢迎。省司法厅还组建了由300名律师组成的“新媒体普法律师服务团”,联通贵州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免费法律服务。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形成贵州法治生态数据云图谱,精准获取群众法律难点、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
在重要时间节点,省司法厅联合主流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普法宣传活动。例如,2023年、2024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全省279所学校的60余万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了成人仪式礼敬宪法活动。
贵州省司法厅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普法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宣传的效果。依托可公开的庭审现场视频,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编辑制作《直击庭审》普法产品,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的力量。以律师事务所为拍摄地,推出普法短剧《事情是酱紫》,采取“一集一案”的形式,生动演绎法律故事。同时,推出民法典普法系列短视频《法典微剧》,以“案例演绎+法律解读”形式普及法律知识。
结合贵州特色,以说唱形式创作了180余期《民法典来了》抖音短视频,深受年轻网民喜爱。与喜马拉雅合作,将《贵州省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手册》《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通俗插画读本》等制作成电子有声书,推广至新媒体平台。同时,运用VR技术搭建“网上宪法馆”,展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黔微普法”的带动下,全省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区、行业特点的优质新媒体普法品牌。例如,“苗侗普法”发布少数民族原创普法短视频,“紫瑜普法”结合民法典推出主播说法,“贵州市场监管”通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阅读量过亿。兴义市法院快手号以“真人真事”进行创作,采取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等方式,推动了审判执行工作,其影响力位居全国法院第四。
目前,全省普法新媒体平台已达1300余个,新媒体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到达率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黔微普法”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达250万,累计发文1.5万余篇,总阅读量超5亿人次。
未来,“黔微普法”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质量,扩大普法覆盖面,努力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贵州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