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贵州建设走出两条漂亮曲线

2025-02-21 10:07:12 来源:贵州日报 -标准+

近年来,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一体推进法治贵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贵州建设走出了两条漂亮的曲线:一条是法治贵州建设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的上行线;一条是各类案事件发生数持续下降的下行线。

如今的贵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已融入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脉搏跳动中。

运用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贵州省健全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省制度机制,成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下设5个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和职责清单,2021年以来,全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开展述法27793人次,压紧压实了法治建设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动法治建设的表率作用。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以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出台《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贵州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市场竞争状况第三方评估制度。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全面、系统推进法治贵州建设的有力保障,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赋能加持,也是贵州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不断创新、奋力拼搏、聚力守护的美丽结晶。

贵州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关键性结果性指标,以10个重点指标牵引提升法治建设整体水平。同时,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政策清理,探索建立政府招商引资合同审查机制和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价制度。政法机关实施“五个十”工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律师队伍为2316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全面提高立法执法司法质量

聚焦立法、执法、司法全链条发力,贵州在严打犯罪中体现力度,在主动服务中体现温度,在规范执法中彰显精度,用法治守护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持续深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效。一方面,强化地方立法机制建设,如省人大常委会完善立法征集意见制度机制,制定开展“小灵快”立法工作规定,加强和规范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进生态文明、大数据等地方性立法,出台《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贵州省中医药条例》《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执法检查,是保证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的“利剑”。贵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6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乡镇(街道)设置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探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41个县(市、区)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工作在全国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公正司法,是守牢公平正义的“生命线”。锚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贵州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约监督,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充分有感。一方面,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如完善违法审判责任落实机制,开展法官惩戒事项听证和审议,制定减刑假释案件证据指引。推进公安受案问题常态化防治治理,实现公安机关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覆盖。另一方面,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如开展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贵州法院被纳入全国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首批试点。

普法宣传强基固本

“抓了只野鸡,咋个就犯法了?”“住在山上,靠山吃山有啥错?”雷山法院“姑妈法庭”法官吴文凤过去时常遇到群众这样的疑问。

为了解答这些困惑,法院决定以案普法——每当有环境资源类案件公开审理,法院都会提前贴出通知,告知开庭时间和地点。为了方便群众旁听,法庭一般选在当地的赶集日开庭,有时还将庭审搬到案件发生地,办起“坝坝法庭”。除了邀请群众旁听,法官还进行判后答疑。

通过一系列案件的公开审理,越来越多的群众明白了哪些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毁林烧山要承担法律责任、林子里的鸟不能随便打、河里的鱼不能随便抓。

“要不是法官到家门口来判案,说不定哪天自己也迷迷糊糊就犯法了。”许多群众都这样说。

发动群众制定自治公约、传唱法治歌曲、编演法治节目、参加矛盾纠纷调处……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普法工作让法治的信仰在群众心中萌芽,而一个个司法案件的公正裁判则让这些嫩芽不断茁壮。

近年来,贵州省着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法治贵州建设,部门协同推进,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攀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先后开展三届“贵州省十大法治人物”宣传活动,省市县联动持续开展“宪法七进”主题宣传活动,建立法治副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9481户,培养“法律明白人”15.5万余人。铜仁市成为全国“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6个试点地区之一。贵州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经验入选中央组织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出台《贵州省人民调解条例》《贵州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创新配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1.26万名。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推动城乡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发展,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17925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律师万人比达4.5,居西部省份前列。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