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新春走基层】大同铁警白殿华:“线路安全就是铁路警察的命,来不得半点马虎”

2025-02-12 21:02: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2025年1月27日,寒潮裹挟着大范围雨雪席卷而来,山西省大同市的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上午8时整,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大同站派出所的线路民警白殿华已经整装待发,穿上熟悉的警服,佩戴好装备,踩着还没融化的雪,向位于京包铁路线上的御河铁路桥走去。

始建于1914年的御河铁路桥全长475米,桥高20多米,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市区,周围学校众多、居民密集,是大同铁路公安处的重点守护区段之一,需要日夜守护。

白殿华守护这座大桥已经持续14年了,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白”。老白每天都需要在包括御河铁路桥在内的京包线3000余米的线路上来回巡查,一趟下来至少需要90分钟。

图为白殿华同志巡视线路时加固护网。(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大同站派出所供图)

14年来,御河铁路桥从曾经的治安重点整治区段,变成了连续11年无治安事故的“平安桥”。这座桥就像老白和同事寒来暑往、风雪无阻一起带大的孩子,倾注了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午后,老白的脸颊已被寒风吹得通红。老白踏上了结冰的台阶走上铁路桥。打开护栏铁门,桥面只有一米半宽的巡检路,只能通过一个人。桥上的风比桥下更加凛冽,寒风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生疼。老白虽两鬓已斑白,却步伐稳健,利索地往前走去。“小心点,别往下看,看好脚下的路。”老白边走边提醒道。

14时40分许,一声长笛划破寂静,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桥面随着列车的震动微微颤抖,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老白却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他站在桥边,目送列车远去,眼神中透着坚定。“这几天特别冷,晚上接车的时候,风像刀子一样,冻得人直哆嗦。”老白搓了搓手,继续向前走去。

巡查的路上,老白不时停下脚步,用手摇一摇护栏和护网,检查是否有松动或损坏,发现护网有缝,便用随身携带的简易工具进行现场修复;走到一处路基旁,他弯下腰,捡起几块鹅蛋大小的石头,小心翼翼地放回路基。“这些石头是火车经过时震落的,万一掉下去,可能会砸到桥下的行人或车辆。”老白解释道。

多年的工作让老白对线路基础工作如数家珍,哪些地方有治安隐患,哪些地方可能有行人,哪些地方需要实地检查。

铁道线两侧全是覆盖着积雪的砂石路。“一双鞋穿不了几个月,底子就磨坏了。”老白笑着说,“这些年,铁道线上的每一根枕木我都走过,线路安全就是铁路警察的命,来不得半点马虎”。

坚守14年以来,他巡视线路3000余次,累计18000多公里,清理闲杂人员300余人,检查设备600余处。大同站派出所所领导对他的工作赞不绝口:“老白是个特别踏实的人,有他在,我们都放心。”

巡查结束后,老白回到桥下的警务岗亭。这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岗亭,老白坐在桌前,认真地记录着当天的巡查情况。他和另一位同事轮流值守,一待就是一天。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老白说。御河铁路桥附近有多所学校和村庄,每到假期,总有一些孩子会偷偷爬上桥玩耍。为此,老白和同事们经常走进学校,向孩子们宣传铁路安全知识。

图为白殿华同志在线路周边学校开展爱路护路宣传。(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大同站派出所供图)

当被问到日复一日的巡查会不会觉得枯燥时,老白笑了笑:“一路上要操心的事多着呢,得看线路、查设备、留心护网有没有破损、有没有闲杂人员翻进来……我在线路上多待一分钟,就能多排除一个隐患。”

“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留有遗憾。”今年2月底,老白就要退休了。这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所里给他已经派来了“接班人”,他总是乐此不疲地与班组同事们分享线路巡查的技巧,还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希望亲手将守护线路和大桥的“接力棒”传递,希望这份责任与使命,能够平稳而安全地延续下去。(丁宁)

手记

14年的坚守,不在乘客的视线之内,却在每一趟列车的平安通行之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默默无闻的坚守,白殿华用他的脚步丈量着铁路线的每一寸土地,寒来暑往,风雪无阻,他的身影早已与御河铁路桥融为一体。这份默默无闻的坚守,正是对铁路警察职责的最好诠释。

编辑: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