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五强化”加快构建毕节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5-01-02 15:17:1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今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全面谋划推进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4年1—11月,毕节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1%、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9.7%、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乌江、赤水河等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在用农村千人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毕节市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够取得积极进展,得益于强化基层监测能力构建、监测要素统筹、监测数智化运用、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以及监测队伍的培育。

据悉,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后,毕节市8个县(市、区)相继成立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推动独立监测能力建设,补充、更换监测设备。为准确反映河流、湖库、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毕节市已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站、噪声自动监测站、高空瞭望系统,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同时,按规定频次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空气、噪声、重点企业污染源等开展手工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精准,监测信息有效。

此外,毕节市通过健全完善环境监测人才“选育管用”机制,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培训和干部使用培养,积极开展监测技能演练,将技术规范与现场监测相结合、模拟情景和现场实操相结合,不断提升监测人员实操能力和应急监测应对能力,实现提能增项培育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毕节市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开发运用,提升智能化监测数据运用分析,建成投运生态环境云平台。集成全市自动监测站、高空瞭望系统、排污单位和较大风险源数据信息等,建立数据模型,在大气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排污单位在线监管等方面初步实现污染溯源、预警处置和精准管控。同时,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各县(市、区)建立三级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市级实行分片帮扶,有序推动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