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近观枫桥∣现代科技是“枫桥经验”的有力支撑

2024-12-31 20:45:3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刘宇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已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图像识别、超级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认知革命、格局重塑、业态再造方兴未艾,对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深化科技支撑,实现社会治理从精准化、数字化再到智能化,让社会治理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科技支撑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科技支撑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统筹推进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运用,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枫桥等地依托应急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卫生、文化、应急、金融等多部门公共服务管理信息资源,加强智慧防控、便民服务、公共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初步实现群众“不出家门享信息、不出村镇办民事、三级联动优服务”的服务格局。“枫桥经验”也从早期的乡村治理经验逐步延伸到城市治理。近观枫桥,我们看到了甘肃省兰州市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矛盾纠纷分析、社会风险评估、信息动态研判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情诉求、110警情等数据信息整合,建设平安稳定“大数据池”,推动指挥体系触角延伸到最末端,不断筑牢社会治安防控网。

科技支撑赋能社会治理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进程中,更加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新趋势,以数字技术驱动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推动新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浙江绍兴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开发“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以科技赋能实现“治理网”“数智网”的双网合一,有效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效能上升,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基层治理全流程、各方面,构建起党建引领、上下贯通、条块一体、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近观枫桥,我们看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创新推出“百姓说事云·书记直通车”线上线下联动解纷工作法,架起一座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的桥梁,实现“群众有所呼、书记有所应”。

科技支撑助力社会治理智能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汇聚智慧管理、安防、应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正在形成,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近年来,各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更加突出科技支撑,创造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科技动能,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放眼全国,从整合、融合迈入耦合,社会治理领域一个个智能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迸发出巨大效能。近观枫桥,我们看到了广东省江门市创新推出“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综合服务应用,群众诉求可分类分层分级精准上报,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协同联动,将基层各类矛盾纠纷迅速化解,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将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网格角落。

潮平岸阔帆正劲,乘势开拓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必须充分发挥好现代科技的支撑作用,强化科技与数字赋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数据资源,完善数据链条,创新数据应用,用科技力量助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努力谱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篇章。

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