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近观枫桥∣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重要法宝

2024-12-31 20:45: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刘宇轩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问题解决之后,就来到了我们近观枫桥的第三站——走好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枫桥经验”绵延至今、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走好群众路线才能找到“枫桥经验”的成功密钥。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为我们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科学内涵之一: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依靠群众撼山易,脱离群众搬砖难。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近观枫桥,我们既看到了浙江“武林大妈”“红枫义警”,北京“西城大妈”“朝阳群众”……还看到了山东青岛崂山区“诉求揽收员”的一天,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注重调动人民群众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夯实“枫桥经验”的基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是“枫桥经验”突出特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枫桥经验”来自最基层,却闪耀着“天花板”级别的东方治理智慧。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活力也在于基层。在一个又一个基层场域中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正是“枫桥经验”的精髓要义。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曾强调“抓基础,在实践中创新‘枫桥经验’”“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把基层的矛盾更多更好地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基层的问题更多解决在“家门口”,把工作做进老百姓心坎里,不断筑牢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基。

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发现“枫桥经验”的力量所在。做事不依众,累死也无功。“枫桥经验”的力量一方面是依靠群众,另一方面是锻炼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能力。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金华市调研时的讲话时曾深刻指出:“不要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近观枫桥,我们看到了长沙市莲花人民法庭不断强化以“法官为主导、调解员为主力”的调解模式,调解员刘丹凭借十余载的调解功底,独创“三四”工作法,每年调解案件数量占法庭案件总数30%,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好群众路线的又一生动写照。

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必将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永不枯竭的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