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第十二届中国仲裁周期间最高规格的盛会--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贸法会”)、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IFCAI)、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跨越时代的国际仲裁”,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变革时代:聚焦国际仲裁新发展”“数字时代:拥抱万物智联新趋势”三个议题发表主题演讲,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探索国际仲裁未来发展方向,共商新时代国际仲裁友好合作新路径。来自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的代表、法官、仲裁员、律师、学者及工商界人士500余人现场参会,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3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数字时代:拥抱万物智联新趋势”第三个议题中,研讨嘉宾深入探讨了仲裁在数字时代中如何拥抱万物智联新趋势,特别是跨境电商、智慧物流、能源转型等产业发展带来的争议解决新需求,人工智能、万物智联等新技术对提高仲裁效率和透明度的影响,并建议在充分关注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坚持仲裁保密性和公正性原则。
以下内容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经济和法律基础设施项目召集人,日本立教大学法学教授Yoshihisa HAYAKAWA在“数字时代:拥抱万物智联新趋势”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我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在纠纷解决中的新技术的应用。具体而言,我想关注两个问题,在线纠纷解决对于低价值的纠纷以及先进技术的使用。
首先,解决低价值纠纷。电子商务增长非常快,由于相关电子商务中的货值比较低,传统诉讼和ADR在跨境纠纷的作用就不是很明显。我们知道在数字平台中纠纷解决用得比较广泛,比如说ebay,网上解纷系统解决了6000多万件,所以贸法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通过制定全球规则,努力鼓励广泛使用线上纠纷解决。我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参加了工作组的工作。比如说3212项目,就是在亚太经合组织召集人和ISO TC321项目,我们在推动在线纠纷解决推动。
首先这种方式当事人可以相对容易处理纠纷,而且比较方便,用他的手机介绍他们的案件情况,而且这个信息自动地发给当事人。这样被申请人也可以快速地对于仲裁申请进行答复,很多时候和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成的。如果无法和解的话,一个中立第三方将会出现,尽可能主导他们进行和解或者作出一个裁决。
另外一个主题,先进技术在国际仲裁中的使用。在日本,在2019年启动了一个为期五年的政府项目,在日本重新启动国际仲裁,预算是800万美元,它的目标是为日本培训很多这方面的律师,包括在东京和大阪建立运行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庭设施。
我先介绍一下在线的低价值纠纷解决。我们知道贸法会在2010年设立了网上纠纷解决工作组,并试图制定贸法会在线纠纷解决示范程序规则。建立一个“三步走”的模式,即谈判、调解、仲裁。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就一个关键问题进行辩论,但是各方并没有达成共识。尤其是B2C,在纠纷仲裁之前,对于B2C的项目中,在纠纷之前没有达成仲裁协议。
大家又围绕在线争议解决(ODR)进行了另外一个关键的讨论,亚太经合组织下属的法律委员会在2017年启动了一个网上解纷项目,并通过亚太经合组织网上解决争议或者纠纷合作框架创建了亚太经合组织网上解决纠纷示范程序规则,反映了贸法会类似的网上纠纷解决草案,但是它只关注B2B项目纠纷。
大概有7个选择加入成员经济体,这七个APEC成员或者经济体鼓励在他们管辖区广泛使用网上解决方案。另外采纳了示范程序规则在网上解决纠纷,这个程序在网站上列出,现在讨论扩大到B2B、B2C范围内。
现在介绍一下国际仲裁中先进技术的使用,由于在疫情期间,人们无法进行海外旅行、无法聚集,所以大量地使用了在线开庭,但是纯粹的在线开庭有好几个问题,例如有人网络比较差,或者很难进行技术设置,包括可能出现欺诈,或者作弊。后来就大量使用了混合的开庭方式,包括比如说有IT工程师进行辅助。所以这样一种新型开庭方式在疫情之后很常见,毕竟很节省成本和高效。
其中有三个常见的问题。比如说只有一个摄像头去拍摄证人的话,还可能会出现欺诈和作弊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两个摄像头的话,就会避免有任何的盲点,这样会提高它的可信度。另外是音响系统,在没有工程师情况下,有时候预定的开庭会严重的延迟,会由于声音问题不得不取消;有时候大家用耳机,但是耳机有作弊的风险,非常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有音响系统的、隔音的开庭室。参与者可以在没有耳机,或者有耳机情况下顺利进行在线交流,每一个参会者都应该有自己的麦克风连接到混音器,混音器可以控制每个人的音量,并且防止啸叫。
现在通过在线会议系统的共享,每一个律师团队助理律师很容易在屏幕上展示证据文件,无须供应商的服务,有些仲裁机构已经建立了文件管理平台,所有证据文件有序储存,可以作为开庭文件夹,可以基于平台轻松创建一个开庭所需要的文件包。
另外关于演示,为了让仲裁员顺利理解双方辩证观点和陈述,在开场陈述和最终陈述普遍使用幻灯片,并且在线系统也有屏幕共享的功能。然后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笔录,现在笔录由人工转录员提供。现在有一些会议系统免费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笔录,开庭笔录的质量一天天显著提高,而且不仅能够基于当事人的演讲,甚至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预测下一个单词。另外在线会议系统免费记录,在识别发音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有些基于人工智能笔录的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需要付费。
还有就是翻译,交传在开庭中会很常见,有时候翻译人和参会人员可以共同加入会议系统,有时候还会有相应的检查翻译。除了现场开庭,有时候国际仲裁会使用同声传译,在线系统会有两个以上语言频道。基于人工智能数变翻译,已经可以基于人工智能现场转录一起提供,有时候翻译者还不够,以后会进一步提高。
我们目前在国际仲裁中会使用很多新的发明技术,而且还有一些逐渐在产生的技术,他们将在我们的工作中逐渐被应用。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