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第十二届中国仲裁周期间最高规格的盛会--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联合国贸法会”)、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IFCAI)、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跨越时代的国际仲裁”,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变革时代:聚焦国际仲裁新发展”“数字时代:拥抱万物智联新趋势”三个议题发表主题演讲,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探索国际仲裁未来发展方向,共商新时代国际仲裁友好合作新路径。来自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的代表、法官、仲裁员、律师、学者及工商界人士500余人现场参会,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3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第一个议题中,研讨嘉宾围绕共同推动区域仲裁法治建设、促进争议解决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加强机构间合作与协调、通过规则和制度创新消除隔阂、提升国际仲裁透明度达成了广泛共识,倡议全球携手共同应对国际仲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内容是卡塔尔投资和贸易法院院长Khalid Ali AI OBAIDLI在“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毫无疑问,国际商事法院在促进公正和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的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提供专门的司法机制来及时有效地解决商事纠纷变得尤为必要,而这需要加强国家间合作,以共享最佳实践和专业知识。
基于这一全球视角和卡塔尔对国际发展合作价值观及其商业支柱的信念,我们致力于加强和发展法律规则和司法系统,以改善本地和国际商业环境,提升我国领导层及司法和立法系统对国际一体化在构建宽松有序环境中的重要性的认知,这有赖于通过法律在本国及国际层面发挥明确作用,来实现我们共同的多重目标。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想回顾一下我们最近在国际仲裁方面采取的一些举措。
2017年,卡塔尔国颁布了第2号法律《民商事仲裁法》。这部法律被认为是为应对国际变化而通过的最新立法,与最近的相关国际立法保持一致。请允许我引述该法相关条文如下:
在下列情况下,如果仲裁事项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争议,则该仲裁应被视为具有国际性:
A-仲裁协议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的主要营业地位于不同的国家的;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则以与仲裁协议争议事项最密切相关的营业地为准;如果仲裁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经常居住地为准。
B-仲裁协议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的主要营业地位于同一国家,而下列地点之一位于该国境外的:
1.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地或指示通过某种方式确定的仲裁地;
2.当事人法律关系主要义务的履行地;
3.与争议事项最密切联系地。
C-仲裁协议所涉及的争议事项涉及一个以上国家的。
D-当事各方同意将争议诉诸设在国内或国外的一个常设仲裁机构的。
上述条文证明,仲裁因其性质和作用所具有的国际性特点,在我国立法中占有重要分量。
在卡塔尔,我们也意识到建立专门法院以满足本地和国际投资者需求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于2021年颁布了《投资贸易法院法》,我有幸被任命为该法院院长。自那时起,我们一直在为夯实司法环境的基础而努力,使其以质量、效益为基石,并与国家、地区和国际经济发展同步。
为了进一步实现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未来愿景,我们推出了一套用于管理商事案件的综合电子系统(Taqadi)。该系统的推出是向现代化迈出的一步,也是利用技术和信息化实践实现成功、快捷和高效司法的一步。
该系统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通过加快诉讼程序实现高效司法。
最后,我想强调加强国家间司法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实现快速正义的重要支柱,该项努力也包括所有的国际仲裁中心。基于共同应对当今商业社会所面临挑战的迫切需要,国际商事法院和仲裁机构之间应当相互交流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
我们期待加强各国司法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商事关系的信心和透明度,营造稳定繁荣的司法和仲裁环境,坚定加强互补性和建设性的国际合作原则。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