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第十二届中国仲裁周期间最高规格的盛会--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联合国贸法会”)、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IFCAI)、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跨越时代的国际仲裁”,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变革时代:聚焦国际仲裁新发展”“数字时代:拥抱万物智联新趋势”三个议题发表主题演讲,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探索国际仲裁未来发展方向,共商新时代国际仲裁友好合作新路径。来自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的代表、法官、仲裁员、律师、学者及工商界人士500余人现场参会,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3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第一个议题中,研讨嘉宾围绕共同推动区域仲裁法治建设、促进争议解决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加强机构间合作与协调、通过规则和制度创新消除隔阂、提升国际仲裁透明度达成了广泛共识,倡议全球携手共同应对国际仲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内容是非洲仲裁促进协会和非洲仲裁协会主席、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理事和贸仲仲裁员Gaston Kenfack Douajni在“融合时代:共筑全球仲裁同心圆”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我想感谢此次重要活动的主办方和承办方的邀请。我必须要承认这次演讲对我而言并不容易,实际上我想分享关于如何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全球仲裁社区的一些个人想法。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得益于《联合国贸法会的示范法》和《纽约公约》(即《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全球各地的仲裁法律框架都有一个榜样和蓝图,所以世界各地的仲裁规则基本相同和类似。这是我个人的管窥之见。其实对待仲裁员方面存在歧视,这一点是因为仲裁管理或者仲裁监督主要是由西方世界支持,在我看来,非洲仲裁员特别是非洲黑人仲裁员很难在国际仲裁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地位。对于那些声称自己是真正世界级的非洲仲裁员来讲,非洲黑人如果被视为是一个仲裁员的话会让大家觉得非常惊讶。请试着理解我所表达的意思,国际仲裁实践中有来自黑人仲裁员,但是我相信他们之所以能够做仲裁员是因为其他人邀请他们共同担任仲裁员一职。
换言之,这些非洲仲裁员可能和其他肤色的仲裁员一样非常才华横溢,有真才实干,但是如果没有别人去邀请他们、真的认可他们的品格和才干的话,他们被漠视,被认为是没有资格留在仲裁市场上的,因为大家仍然把他们视为一种威胁,他们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其他仲裁员收入损失。
所以,在国际仲裁事件当中,的确存在歧视和嫉妒,这些行为仍然是非常微妙的存在,但他们绝非我们应当做的,而且完全不可取。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真正一体化的全球仲裁社区的话,我们必须要在考虑技术多元的同时考虑到种族多元,而技术多元是我们经常讨论的关于仲裁规则方面的掌握。
多元的发展和建立意味着不要以肤色去评价任何人,而是要根据他们客观的技术和技能以及才华去予以评价。我觉得,其实真正的变化将是来自亚洲世界,因为我们其实有共同的一些亚洲和非洲的历史。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亚洲和非洲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共同成立了“亚非法律协商组织”(AALCO)。无论当时情况如何,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事实就是在亚非法律协商组织的框架内来自亚洲和非洲的人民在很多问题上对世界的看法是共同的,这无关于他们的肤色。在这一方面,我和我的亚洲同事在共事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和经历到,我亚洲的同事并没有体现出或者表现出他们的任何优越感,我也无需屈尊负疚。
事实上,尽管其他人仍然忽视非洲仲裁员,特别是非洲黑人仲裁员和非洲的仲裁机构,但是非洲人特别是非洲黑人在亚洲这边却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尊重。就在几个月之前,我在亚非法律协商组织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参加一个国际仲裁研讨会,我问了很多与会的企业,他们现在跟所谓黑色非洲的业务往来不断增加,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任命非洲仲裁中心去解决可能面临的商事纠纷和争端。他们表示,只要这些非洲的仲裁机构和中心能够证明其合法性,中国这些企业和运营商对这些非洲仲裁机构充满信心,这是在这个地区所展现出来的非常积极的信号和态度。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