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陈剑玲:贸仲把推动国际商事规则衔接作为机构的重要使命

2024-12-30 10:1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2024年9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在北京中国国际商会大厦召开《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2023-2024年度报告》)暨《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承认与执行案例选编》(以下简称《执行案例选编》)新闻发布会。

以下内容是《执行案例选编》课题组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贸仲仲裁员陈剑玲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的内容节选。

(《执行案例选编》课题组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贸仲仲裁员 陈剑玲)

记者:《执行案例选编》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具有首创性,贸仲多年来已经处理了大量的涉外案件,也已经有很多的裁决在域外得到了广泛执行。那么,为什么选择今年来研究这个课题呢,有什么特殊的契机和考虑?

陈剑玲:近年来,中国仲裁机构越来越多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也作出了大量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但是,裁决光作出是不够的,裁决只有得到最终的执行,争议才算是被解决了,包括机构和仲裁庭为了裁决所付出的所有的努力才有了切实的回报,裁决能不能顺利通过域外的司法审查,这也是当事人选择争议解决方式的一个重要参考,同样也是检验裁决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那么,在实践中贸仲经常接到当事人关于裁决在域外如何执行的咨询,并且要求就此提供一些帮助,比如说出具裁决的真实性证明、生效证明等等,因此从机构的角度,贸仲深切感受到了当事人在面对陌生的裁决域外执行时会有很多的困惑。因此,就这个课题开展研究,首先是全面服务于当事人争议解决的需要,同样,也能够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一点支持。

但是,客观而言,必须承认,要有一定数量的案件才能够做出有价值的研究,但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中国仲裁裁决被承认的认可和数量是困难的,因为首先要面对一个域外的司法程序。其次,随着财产的位置不同,还会散落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贸仲作为中国最早设立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常设性的仲裁机构,多年来作出了大量的涉外商事裁决,始终也非常关注这个裁决的域外执行的情况。

特别要说的是近年来由于信息化,包括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贸仲裁决在全球被执行的案例,可以说贸仲是最具备研究性的中国仲裁机构,贸仲也有样本供业界调研,中国的仲裁裁决供世界执行的情况,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很多法院,充分肯定了贸仲和仲裁庭在程序管理上的一些优秀的做法,也多次肯定了贸仲裁决是符合《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的要求的。

今年《纽约公约》生效65周年,长期以来,贸仲会把推动包括《纽约公约》在内一系列国际商事规则衔接作为机构的重要使命。结合今年的课题,贸仲也是基于《纽约公约》的框架和规则,分享不同的域外法院在审查和执行的中国仲裁机构裁决时的经验,能够从机构的角度推动《纽约公约》的统一实施和有效执行。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