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崔强:仲裁在能源争议解决中具有显著优势

2024-12-30 10:1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2024年9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在北京中国国际商会大厦召开《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2023-2024年度报告》)暨《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承认与执行案例选编》新闻发布会。

以下内容是《2023-2024年度报告》课题组主要成员、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贸仲仲裁员崔强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的内容节选。

(《2023-2024年度报告》课题组主要成员、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贸仲仲裁员 崔强)

记者:仲裁在能源争议解决中有什么优势?近期能源领域有什么典型的法律争议?在预防和处理这些争议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崔强: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应该是有两个,首先,第一个是在能源争议解决当中,仲裁的优势应该说是不言而喻,非常多。举例而言,首先仲裁是专业性很强的,能源纠纷大多数都有行业特点,当事人希望了解行业惯例的资深的仲裁员来审理案件,从而使得裁决更加贴近商业的实践,以获得稳定结果的预期。

第二是保密性特别强。能源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很多争议往往会涉及商业秘密或者当事人不愿意为公众所知,而仲裁不公开审理使当事人更容易把上述信息限定在一定范围,从而使商业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第三是仲裁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众所周知,仲裁机构不隶属于政府,仲裁也没有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限制,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当地政府的干预,消除案件当事人对于纠纷解决结果的担心。

第四是仲裁裁决的执行范围非常广。《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的缔约国现在已经超过了170个,中国是《纽约公约》的缔约国。许多的能源纠纷具有很强的国际性,这些纠纷的解决往往也涉及财产的跨境执行,根据《纽约公约》,贸仲的裁决可以在超过170个的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的执行。对于国际性非常强的能源纠纷而言,未来,这个真正的权益的实现,不仅仅是胜诉的裁决书了,真正的企业的权益的实现是更加被制度保障的,仅举四个例子来答复您的第一个问题。

那么关于第二个问题,因为能源争议里涉及能源种类非常多,既有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也有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涉及产业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对于这个领域的典型的法律争议,是非常难以一言以蔽之来概括。但是如果说聚焦交易领域,那么,有如下的三个方面的典型争议我想简要介绍一下,稍微详细的内容在贸仲的年度报告里也有介绍。

第一就是“照付不议”合同的性质争议。“照付不议”合同发端于能源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但就其法律性质一直没有定论,尤其中国的法律规定没有非常的明确,中国法院的裁判既有认定为是第一性的合同义务要严格履行,也有认定为违约责任的认定,和实际损失挂钩,相应的调整,这两者是兼而有之的;但是,在贸仲的典型案例中,经过我们观察后发现仲裁庭非常普遍地认为“照付不议”的合同或者说“照付不议”的条款的约定属于第一性的合同义务,而不是违约责任,那么在当前中国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的情况下,应该说两种认定的结论,背后都各有其理念和考量,作为商事交易的主体,可以结合自身的交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通过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来提高对裁判结果的可预期性。

第二种典型的争议就是近年来能源产品的固定价格条款的法律争议,所谓的固定价格,就是无论原材料的价格的涨跌,以及其他的商业条件的变化,在双方的当事人之间,这个合同的价格是不变的,这在光伏、风电等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中是非常常见的。从贸仲的典型案例来讲,如果当事人选择了固定价格条款,那么仲裁庭普遍严格把握情势变更和公平原则的适用,不会轻易突破当事人约定的强制性条款的。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各种商业风险、非商业风险因素逐渐增多,固定价值条款的争议也不断显现,因此在选择固定价值条款的时候也要审慎,以免留下风险,当商业风险和非商业风险有一定范围的时候,受到负面影响的当事人应该有一定的再协商权或者调整权利。

第三类比较典型的在能源交易领域里面的争议,就是新能源产品的质保的法律争议,考虑到质保问题的长期性,有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的,也有超过十五年质保的约定,时间周期非常长。对此,首先建议企业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是根本问题;其次应当合理地预设质保义务的约定,设定好责任的上限,避免未来的产品质保责任成为企业良好发展的沉重负担。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