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王承杰:贸仲服务全球商事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

2024-12-30 10:1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2024年9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在北京中国国际商会大厦召开《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暨《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承认与执行案例选编》新闻发布会。

以下内容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的内容节选。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承杰)

记者:贸仲裁决在全球获得广泛承认和执行。请您具体谈谈贸仲这一年来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方面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王承杰:在过去一年里,贸仲在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在规则建设方面,2024年1月1日,贸仲第十版《仲裁规则》正式实施。新规则既总结我们自身的争议解决实践,又吸收近年来国际仲裁的最新成果,更加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创新仲裁制度,不断增强仲裁的自治性、灵活性、公平性、高效性、便利性和透明度,被誉为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先进性的一部仲裁规则。在英文版本的基础上,贸仲即将发布法、俄、西、葡、阿、日、韩七个语种的新版仲裁规则版本,为不同国别不同法域的规则适用,特别是裁决承认和执行提供充分保障。

在队伍建设方面,继聘任涵盖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仲裁员1881名、实现了仲裁员队伍全球化布局之后,贸仲去年又进一步扩大多元纠纷领域专家队伍,聘任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调解员300名,并聘任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工程争议中外评审专家191名,不断提升争议解决专家队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多法域、多层次更好地满足世界各国商事主体争议解决需求。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放眼全球,贸仲牵头再形成合作机制: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贸仲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牵头发布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家成员方联合参与的《“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旨在增强域外法查明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为公平公正裁决提供专业保障。

在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方面,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批准贸仲委及其分会与7所知名高校共同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贸仲委成为与高校共建基地获批最多的实务部门。除刚刚发布的《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和《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承认与执行案例选编》外,还完成了《涉“一带一路”国家仲裁案例选编》《“一带一路”争议解决现状研究报告》《贸仲英文案例选编》《金融仲裁案例选编》等涉外仲裁领域的课题研究及书刊出版。

贸仲2023年受理案件数量首次冲破5000件大关,争议金额历史性突破1500亿元;与此同时,案件的国际化特色更加凸显,年内所涉案件遍布8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覆盖国家数量已达165个,包括“一带一路”全部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商事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机构国际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在您刚提到的中国仲裁公信力评估报告显示,贸仲“仲裁公信力”和“涉外仲裁服务”两项指标分别达90分和98分,位居首位,是唯一双指标超90分的仲裁机构和当事人在涉外案件中偏好选择的国际仲裁机构。2024年,贸仲再获评司法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三项表彰。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