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第八届“唐厚志大讲堂”作为中国仲裁周重点活动之一在京举行,该活动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主办。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机构负责人、仲裁员、律师、学者及工商界人士等近200名海内外嘉宾现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届唐厚志大讲堂邀请英格兰和威尔士商事法庭前庭长、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威廉·布莱尔爵士(Sir William Blair)开展主旨演讲。贸仲资深仲裁员、外交学院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松教授进行与谈。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作开场致辞并主持活动。现将他们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以下内容是王承杰秘书长的开场致辞和主持词的节选。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开场致辞)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第八届唐厚志大讲堂,共同缅怀为中国仲裁事业和国际仲裁发展作出卓越奉献的唐厚志等老一辈仲裁人。现场聆听仲裁法律顶级专家对当今世界仲裁法律前沿热点问题的深刻解读。
唐厚志大讲堂是为了纪念我国仲裁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唐厚志先生(以下简称“唐老”)而设立,唐老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制定,积极推动中国加入《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今年是《纽约公约》生效65周年,所以说今天开这个会确实很有纪念意义。唐老为中国仲裁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大力倡导“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东方经验,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宣传中国仲裁,对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仲裁事业发展。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更是高度重视仲裁,四次提及仲裁,并对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唐老多年来倡导推动我国仲裁事业发展的不懈努力和重大贡献,在新时代久久回响。
唐厚志大讲堂自2017年开办以来,始终秉承弘扬仲裁理念,促进国际仲裁文化复建,推动国际仲裁发展,打造国际仲裁交流平台的宗旨。过去几届大讲堂我们先后邀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女士(Anna Joubin-Bret)、中国首任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前法官兼主席张月姣女士、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荣誉主席多诺万(Donald Donovan)先生、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前主席叶南德(Johan Gernandt)先生、中国香港律政司前司长郑若骅女士、中国人民大学前常务副校长王利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作为主讲嘉宾与大家交流国际仲裁的热点问题,分享真知灼见,得到了广大仲裁同仁的欢迎。如今,唐厚志大讲堂已经成为中国仲裁周期间备受关注的重要活动之一。
近年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涌现,国际秩序深刻变革,国际仲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涌现出一系列热难点问题,需要我们重视。
今天分享的热点议题既是贸仲长期的关切点,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本次英国《仲裁法》修订中涉及早期驳回以及仲裁庭自裁管辖权等几项重点的内容。实际上,在贸仲今年实施的《仲裁规则》(即2024年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中都有同样的规定。贸仲今年的规则规定早期驳回程序,并明确了管辖权决定在仲裁庭组成后依据《仲裁规则》概括地授权仲裁庭作出。
另外,贸仲特别注重多元化的仲裁员队伍建设,聘任来自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仲裁员1881名。在实现仲裁员全球化布局之外,贸仲在去年进一步扩大了多元纠纷领域专家队伍,聘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调解员300名,也聘请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工程争议中外评审专家191名,不断地提升争议解决专家队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多法域、多层次地满足世界各个商事主体的争议解决需求。
对于仲裁法修改、不同争议解决方式的关系与互动等热点议题,采取不同的认识和解决方案,在微观上会影响到个案当事人利益的保护,争议解决的公平和效率。在宏观上,可能使国际商事仲裁理论、制度和实践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全球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合作激发新生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及时关注探讨上述问题,更要携手合作凝聚共识,切实为国际争议解决在理论、制度、规则和实践上的变革与发展提供呼应时代需要的融合方案。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