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青年仲裁论坛暨第十二届“中伦杯”国际商事仲裁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百余位法官、律师、企业法务、各地仲裁机构代表、学者、本届征文大赛的获奖者代表和广大青年学生线下参会,近6000名观众线上收看论坛直播。
论坛设置了专题讨论环节。第三个专题讨论围绕“文娱领域仲裁问题大家谈”这一主题进行。
以下内容是新浪集团法务部总经理谷海燕的发言节选。
(新浪集团法务部总经理 谷海燕)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下,很多的素人、艺人包括明星,都会涉及直播电商、影视剧制作行业。
我们来模拟分析一下,其中涉及几种关系,比如说艺人,MCN机构、经纪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平台、社交平台、社交媒体,这些主体的法律关系存在相互交织的情况,这涉及了我们说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经纪关系、代理关系,以及民商事的各种投资关系、分成关系等。此外,还有数据平台的硬件关系,有的涉及固定的报酬,有的涉及劳务费用,有的则涉及分成或投资回报。
这个时候艺人可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作为投资人、制片人的身份,另外一个是作为演员的身份,他可能既拿投资制片的分成模式,当然可能里面有对赌,还有演员的片酬。
对于新兴经纪形态,怎么样去对应法律关系调整底层的事实和经济形态的新颖性、对照性,我们要更多去解读。这个时候就要把艺人和经纪公司的法律关系抽丝剥茧地来看,比如说格式合同的问题,现在大量的网络经纪协议都是通过格式合同订立的,我们更多会去关注大家在签约格式条款时,是否有充分沟通,是否了解签约的本质,是否了解一些核心商业诉求,还是说个别条款有问题。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贡献度的问题,我们会非常客观地去看,所有的剧本分类型、分场景,大家在这个当中的贡献值也要去看,所以仲裁庭要中立地去看案件当中事实、证据的情况。
除此以外,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种,比如说宣发、网络,你作为宣发和网络的话,在这个时代可能大家不太用现金去投资了,因为经济不好的时候,资源可能就是钱,但是我不一定会出现金,可能会用资源来兑换所占的投资份额,在经济不好时期,因为各种原因,片子没有上映或者因为劣迹艺人的一些问题或者因为影片的题材审查问题或者配额问题,影片没有上映的话,很容易触发影片投资里面根本性的违约条款或者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条款,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遇到对赌没有实现的条款。
另外,我想说的就是数字经济的特点。在仲裁过程当中,作为仲裁员其实特别关注一些数字资产的问题,比如账号归属权,账号里面形成了数百万、数千万的数据流量,流量就是粉丝,粉丝就是这种经济资源。这个账号的归属权等一系列的问题变得非常敏感,甚至这个账号本身才是争议争夺的核心,这个裁量就会变得非常关键,所以往往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仲裁庭会从两个角度关注这个点:第一个,裁决最后的可执行性问题;第二个,反过来看,到底这个归属权是归属谁的,以及在归属以后能够持续地让这个账号仍然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损失了。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