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青年仲裁论坛暨第十二届“中伦杯”国际商事仲裁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百余位法官、律师、企业法务、各地仲裁机构代表、学者、本届征文大赛的获奖者代表和广大青年学生线下参会,近6000名观众线上收看论坛直播。
论坛设置了专题讨论环节。第三个专题讨论围绕“文娱领域仲裁问题大家谈”这一主题进行。
以下内容是网易集团(以下简称网易)总法律顾问李大华的发言节选。
(网易集团总法律顾问 李大华)
网易约定仲裁的情况较多,在文娱领域,网易有音乐、游戏、阅读,甚至资讯类也可以说是文娱的一部分。
但这两年一些媒体发文抨击说文娱领域特别是线上的协议有很多企业在用户协议中以格式条款的形式约定了仲裁,称其是“霸王条款”,剥夺了消费者通过投诉解决纠纷的权利,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为避免约定仲裁的条款被抨击为“霸王条款”,很多企纷纷修改了用户协议,以前约定仲裁的条款修改成约定诉讼。那么,约定仲裁到底是不是霸王条款?我个人认为,本质上还是看这个约定的条款是不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免除和减轻了经营者的责任,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排除和限制了消费者的主要权利,以及经营者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方式提醒消费者的注意。
从目前我们看到的法院和市场监管部门其实对这种约定仲裁条款的效力认识是不一致的,基本上我们没有看到法院能够否定说约定仲裁是无效的,很少看到有这样的案例。从实质上没有否定,他否定的通常是说你的提醒方式不到位,没有采取用户自主勾选同意、没有弹窗提醒阅读、没有加粗加黑等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只是以这种提醒方式来进行否定效力,但本身它的这个效力是认可的。
我们认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把诉讼和仲裁列为法定解决争议的方式,两者虽然在费用收取和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对于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保护没有优劣之分,不会因为选择仲裁方式而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减损。
还有人抨击仲裁收费贵,仲裁条款导致当事人维权困难。其实,对于网易来说,我们很多合作企业在广州、杭州,但是我们选择了贸仲或者北京来仲裁,其实对于我们和双方当事人来说费用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花仲裁费、差旅费和律师费。因此,我认为,仲裁费用对双方当事人都是公平合理的,因为很多文娱领域消费者权益的纠纷,大部分是通过客诉来解决的,如果当事人的消费者权益是合理合法的,那通过客诉接待都能够解决掉,只有当客诉阶段解决不掉,我们企业认为是不合理的情况下,才会慢慢发展到这种仲裁、诉讼的阶段。
从实践的结果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统计到百分之八九十的案例其实都是企业胜诉的,大部分案件还是消费者败诉的状态,因为如果他有理的话,在客诉阶段就解决掉了。如果是消费者有理,那么通过仲裁,我们最后的律师费、差旅费、仲裁费其实是由企业来负担的,对他来说并不是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以仲裁的费用高昂或者是对消费者不友好的这个理由,我们觉得也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仲裁本身的一些便捷性、高效性、专业性和保密性也很重要。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