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青年仲裁论坛暨第十二届“中伦杯”国际商事仲裁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百余位法官、律师、企业法务、各地仲裁机构代表、学者、本届征文大赛的获奖者代表和广大青年学生线下参会,近6000名观众线上收看论坛直播。
论坛设置了专题讨论环节。第一个专题讨论围绕“审慎或激进: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去向”这一主题进行。
以下内容是北京融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洁的发言节选。
(北京融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岳洁)
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去向是否审慎还是激进的问题。首先,我认为,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解决争议的基础,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国际商事纠纷当中,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能否更加妥善地来解决争议,也将影响到仲裁裁决能否最终被承认、执行的问题。
我想说一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到证券、期货民事赔偿纠纷的问题。在深圳国际仲裁院《证券期货民事赔偿纠纷程序指引》当中第三条,仲裁协议里规定了明确灵活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方式,第三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在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公司章程等文件中作出愿意将争议提交仲裁院或者是其设立的中国深圳证券仲裁中心仲裁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向仲裁院或证券仲裁中心申请仲裁的视为存在书面仲裁协议。
另外,将原有仲裁规则中合并仲裁的机制与诉讼中的群体性纠纷解决经验相结合,还据此制定了仲裁代表人和示范裁决的条款。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在国内将仲裁协议效力扩张到证券期货民事赔偿纠纷领域,其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
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去向无论是激进还是审慎,仍然是以法律、司法解释仲裁规则及仲裁协议独立性为前提,结合证据来考察各方实质性、真实性的意思表示,尊重各方关于仲裁的真实意思表示来决定,仲裁机构与立法司法机关相互积极地沟通交流配合,建议法院在仲裁的司法审查过程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激进一些,这样才可以使仲裁机构、仲裁庭减少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的隐忧,相对使一些仲裁协议效力扩张具有确定性,便于当事人解决争议,减少因此产生的管辖权争议,也为北京、上海等地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提供更加良好的仲裁环境。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