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谷岩:希望青年仲裁人早日成为国际仲裁生力军

2024-12-30 10:20: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2024年9月2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青年仲裁论坛暨第十二届“中伦杯”国际商事仲裁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吸引了百余位法官、律师、企业法务、各地仲裁机构代表、学者、本届征文大赛的获奖者代表和广大青年学生线下参会,近6000名观众线上收看论坛直播。

以下内容是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谷岩的开幕式致辞节选。

(贸仲仲裁院副院长 谷岩)

今年是仲裁周开展的第十二个年头。十二年来,中国仲裁周在国内、国际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下,参与城市总计已达到60余座,线上线下总参与人数逾千万,现在已经是国际上深具影响力的仲裁法律盛会之一。今年我们的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总参与人数线上线下已经有500多万人。

今年的仲裁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在座的各位参与了不同场次的活动,在北京主会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暨《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执行案例选编》新闻发布会、仲裁之夜、高峰论坛都已经成功举办,其中今年的《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仍然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组成课题组来编写,感谢杜焕芳教授继续担任课题组组长,这个报告现在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商业仲裁的一个年度的百科全书,是仲裁从业者的必读刊物。

自2014年起,中国青年仲裁论坛作为中国仲裁周的固定活动,开展仲裁实务探讨交流。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性常设仲裁机构,贸仲具有六十多年处理国际商事争议的实践经验,并不断推动我们涉外仲裁制度创新和仲裁法律建设发展。近年来贸仲仲裁裁决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前几天和《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一起发布的《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执行案例选编》,是国内首次聚焦中国仲裁机构裁决在域外被承认和执行准确的专门研究,重点选择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精选了15个获得承认已执行的贸仲裁决案例进行系统研究,对裁决域外执行情况感兴趣,不管是学生还是实务工作者,我推荐都可以来研究一下。

贸仲不仅深耕仲裁法律服务领域,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人才培养,为青年仲裁人搭建了解国际仲裁的桥梁,提供接触仲裁实践的平台。贸仲与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近30家境内外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互访互通、师资共享、实践基地品牌共创等方面积极合作,共同探索联合培养高层次,同时“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投资仲裁赛事就是通过搭建实践平台的方式,帮助在校学生提高法律实践水平与实干能力,

“贸仲杯”举办了已有二十多年,应该说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涉外法律人才,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成为现在国内仲裁界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贸仲还与北京律师协会共同组织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培训,并接收大批学子到贸仲实习,为青年人才打下坚实的争议解决基础。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贸规则和秩序都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仲裁事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中国仲裁的未来正需要大批具备专业法律素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今天我很高兴看到有一批高素质的青年仲裁员参与本次论坛,就仲裁裁决的效力与处理等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相信今天的交流将精彩纷呈,收获满满,也希望青年人早日成长成为国际仲裁的生力军。

作为一名来自仲裁一线的工作人员,我向青年同志们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持续学生保持好奇心。仲裁领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

二是注重实践,积累经验。仲裁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学科,只学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的学生在放假的时候应尽可能找机会去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或者是企业进行实习,有机会能够多参加“贸仲杯”和其他的辩论赛,相信大家会有很多的收获。

三是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仲裁工作是一项法律工作,实际上也是一个与人进行沟通的工作,以我们仲裁秘书为例,仲裁秘书就要和当事人、当事人代理人、仲裁员、仲裁程序的很多参与人,比如说审计、鉴定甚至于笔录人员,还有我们的法院有很多的接触,要和仲裁庭商量程序当中所有的事项,协调开庭时间,包括协调仲裁庭对不同裁决的意见,所以具有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建议大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