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李密
“多亏检察官的宣传,让我们一家知道还能申请救助金!感谢检察机关,让我感受到国家和法治的温情。”近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申诉人甲某的刑事申诉案得以圆满化解,甲某自愿签署《息诉息访承诺书》。
据了解,甲某、乙某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亲属。因对法院生效判决不服,于2024年9月向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检察院申诉,请求对该案监督。受案后,承办检察官认真审阅材料,耐心倾听申诉理由,听取意见期间,申诉人一直不服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抵触情绪强烈,固执己见。
为践行司法为民,了解案件详情,方便当事人诉讼,纳雍县检察院办案人员前往申诉人住处开展上门听证。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案情,详细解答争议点,阐释法律问题与依据,还仔细询问了甲某家庭生活与收入来源等情况。听证结束后,经调查取证发现,甲某一家未获赔偿,属建档立卡脱贫户,生活靠外出务工维持,家庭困难。被害人小乙存在身心问题,其子小甲刚退伍,甲某一家属退役军人军属。
承办检察官意识到,该案不仅要化解申诉,更要关注受害人特殊性。甲某一家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宣传相关政策,引导甲某提交救助申请。纳雍县检察院审查后,依职权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及时向县委政法委请示报告,为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切实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
2024年12月初,纳雍县检察院办案人员送达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就被告人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及法院判决的恰当性进行释法说理。甲某对检察机关组织听证、尊重权益的做法满意,对不支持申诉决定表示信服,愿意息诉罢访。
案件办理过程中,纳雍县检察院的履职并未止步。审查刑事申诉案期间,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被害人小乙自理能力不足,需指定监护人,甲某一家已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当月,检察院针对是否支持起诉召开网络公开听证会。经听取多方意见,决定由申请人甲某向法院提起指定监护人民事诉讼,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目前,该案线索已移送民事检察部门进一步办理。
纳雍县检察院不断优化司法办案理念,主动延伸触角,融合履职,形成以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为主的多元化救助模式,通过“主动发现、告知、关怀、救助”,全方位帮扶困难群众,彰显司法办案的人文关怀。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