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李松
25年风雨铸忠诚,25年军旗耀濠江。
25年前,1999年12月20日,作为国家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正式进驻澳门履行防务职责。从那天起,驻澳门部队认真落实“一国两制”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驻军法,出色完成以履行防务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某处处长陶敬新是一名“老驻澳”,曾受到习主席接见,现场聆听习主席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
2014年12月20日,习主席视察驻澳门部队时强调,驻澳门部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地位重要,使命光荣。
2019年12月20日,习主席再次视察驻澳门部队时强调,要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全面提高履行任务能力,为推进“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5年来,一代代驻澳门部队官兵用忠诚和行动开启“一国两制”环境下强军兴军新篇章,与澳门同胞一道奋斗在濠江之畔,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实干创造辉煌。
忠诚卫士守濠江
走进驻澳门部队氹仔军营,“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宣传牌格外醒目。在某连中士梁伟杰心中,“三个绝对”不仅是随时可见的口号标语,更是行动自觉。
“对面赌场近在咫尺,我和战友们从来没有踏进半步。”梁伟杰说,全连官兵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直面酒绿灯红的考验。
进驻25年来,驻澳门部队官兵忠实履行防务,没有发生一起违反当地法律法规的事,没有发生一起军地纠纷,被誉为“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澳门驻防环境特殊,必须坚定政治信仰,不断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革命性锻造,确保部队始终保持纯洁光荣。”驻澳门部队政治委员林庆华说,驻澳门部队党委着眼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斗争,大力加强政治训练,不断扎深扎牢“两个确立”思想根基。
图为驻澳门部队第18次军营开放活动。
“在驻澳门部队当兵,必须特别讲政治。”这是驻澳门部队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对于三级军士长张岩来说,特别讲政治,就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当侦察兵时,张岩曾被原广州军区评为训练尖子;当卫生员,获得过驻军群众性练兵比武第一名。在驻澳门部队,张岩颇有些传奇色彩。这些年,由于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张岩历经8个单位、4个岗位,每次转岗都毫无怨言,每个岗位都干得出色。
“想当一个好兵,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干成擅长的事。”人高马大的张岩起初并不喜欢卫生员这个岗位。上任后,张岩刻苦钻研,先后考取医疗护理员技师证、保健调理师,如今已是驻军官兵公认的“针打得最好的卫生员”。
一个士兵的成长,是一支部队铸魂育人的缩影。近年来,驻澳门部队走开“领导讲大课、基层讲小课、官兵讲微课”路子,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广泛开展把好书读起来、好故事讲起来等文化活动,引导官兵坚定政治信念,做合格驻澳精兵。
驻澳门部队某连创造性制定“微传播、微讲堂、微故事、微锐评、微感言”的“五微”学习套餐,不断强化官兵“身在澳门心向党、直面腐蚀永不沾”的信念。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驻澳门部队自上而下深入开展原文学习、思想辨析和讨论交流,在真学真信、深学深悟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忠诚品格。
“在澳门驻防,坚定信仰、立定脚跟尤为重要。”驻澳门部队某连政治指导员徐可说。
威武之师坚如磐
“作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要为维护澳门繁荣稳定发挥‘定海神针’作用。”驻澳门部队司令员于长江说。
驻澳门部队聚焦使命任务推进作战准备,积极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滚动修订完善战备方案计划,全面规范部队战备值班秩序,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临机组织战备抽查拉动,部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具备全时全域遂行任务能力。
2020年,一名男子情绪失控冲闯营门,营区应急力量接到报告立即赶赴现场,一招擒拿制伏男子,迅速控制事态,将滋事男子移交澳门警方;前不久,一架无人机闯入营区,执勤哨兵马彪高度警觉,果断出手将其击落。
驻澳门部队紧贴实战打造应急力量,具备昼间5分钟、夜间8分钟行动能力,年均稳妥处置营门滋扰、无人机擅闯营区等突发事件20余起,有效维护营区安全。
图为驻澳门部队第25次建制单位轮换工作顺利完成。 本报通讯员 陈帅 摄
今年7月,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内闷热难当,室内温度接近40℃,一场代号为“盘龙”的大型联合反恐演习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驻澳门部队派出防化、特战、工兵、通信等分队参与“营救”行动。“恐怖分子”驾驶汽车冲击会场,袭击验票口观众和保安,与警方发生交火,并声称持有化学武器。驻澳门部队任务官兵配合警方成功制伏“恐怖分子”,妥善处置化学武器,得到澳门警方高度称赞。
随着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列装,驻军军事训练加速实现向“智”转型、以“智”练兵。
初冬时节,驻澳门部队某连官兵利用新建的模拟训练系统,按照实战条件作战编组,开展互为条件的“红蓝”对抗训练。
车长阮松轩目不转睛盯着“蓝军”,边操作模拟方向盘,边快速调整各类参数。“跟踪目标!锁定目标!开火!”显示屏上,射手李文新连续命中“蓝军”战车。
近年来,驻澳门部队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在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训练基础上,融合多要素、多专业协同作战,利用科技手段、体系思维助力战斗力生成。
这是近年来驻澳门部队实战化练兵铿锵足迹:6次与澳门警方联演联训,连续两年承办中国-东盟中青年军官交流团参访任务,走出国门参加联演联训……部队备战打仗能力更加过硬,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不断提高。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有驻澳门部队保护,感到非常安全。”一位澳门市民在观看完部队军事课目展示后,对驻澳门部队赞不绝口。
25年风雨历程,驻澳门部队用严格要求和刻苦训练,赢得澳门市民尊重和信赖,锻造出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威武之师。
爱澳亲民薪火传
今年5月1日,驻澳门部队氹仔营区人潮涌动,掌声如雷。在驻澳门部队军营开放活动现场,狙击手在火力打击展示环节,通过大屏幕与现场嘉宾远程互动,精准命中指定目标,赢得观众席阵阵呼声。
短短3天,一幕幕暖心场景不断上演:参观前,市民凌晨4点就在营区门口排队领票;参观时,澳门阿婆为执勤哨兵撑伞遮雨;结束时,澳门儿童向战士深深鞠躬并对他说“我也想当解放军”……这份与澳门市民鱼水深情的背后,是驻军25年来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换信任的不懈努力。
今年是驻澳门部队某连三级军士长孟维华成为护旗兵的第14年,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澳门上空迎风飘扬,他都感到无比自豪。
2016年,孟维华首次走进澳门当地学校,帮助培训国旗手。8年来,他和战友们已累计为澳门大中小学培训千余名国旗手。
孟维华清楚记得,在一次培训中,一名中学生因为个子不高,升旗前托举国旗时,国旗一角落在地上。旁边一名学生看到后,主动把落在地上的国旗捧起来拍干净。“在澳门,爱护国旗、守护国家的意识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孟维华说。
如今,以澳门青少年为主体的常态国旗手培训,已拓展至教职员工和公务员群体,澳门各大中小学每周都会组织升国旗仪式。
“谢谢解放军叔叔,这里就像我的家,明年我还要来。”今年7月,澳门青年学生军事夏令营结束时,中学生许多加说。
战术训练、野外拉练、实弹射击、参观军史馆……一周时间里,150余名澳门青年学生走进驻澳门部队体验军营生活,留下难忘记忆。
这些年,驻军爱澳亲民的坚实足迹不断延伸,将暖意注入澳门市民心里——
不间断参与特区公益活动,力所能及为澳门社会事业贡献力量,组织义务植树20次、无偿献血90万余毫升、爱心捐赠56万元,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愈发深厚。
出席特区政府、中央驻澳机构和爱国爱澳社团等重要庆典,组织文艺公演23场次,利用传统节日与澳门商会、街坊会等社团交流联谊,澳门民众认同感归属感持续增强。
去年11月,驻军官兵代表来到澳门某长者服务中心慰问,带去文艺节目和慰问品。演出活动临近尾声,老人们纷纷上前与官兵合影,拉着他们的手说:“有你们真好。”一名老人写下“万里河山,有你心安”书法作品,表达对驻军官兵的谢意。
在驻澳门部队氹仔营区有一座军事展览馆,展示人民军队历史和驻澳门部队履行防务生动实践。开馆10年来,已有近15万人次前来参观。解说员张茹说,澳门民众参观热情很高,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都是他们接待的对象。
依法治军誉天下
在驻澳门部队物资采购供应站荣誉室里,陈列着包括集体一等功在内的30多项荣誉表彰。这些年,驻军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根植于心、践之于行,擦亮“威武文明之师”名片。
每天往返于濠江两岸,物资采购供应站负责为澳内部队筹措和运输各类物资和副食品,诱惑无时不有,考验无处不在。全站官兵始终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好“红管家”职责。
物资采购供应站站长薛梦成记得,2022年春节前夕,某食品公司经理为拉近与站内官兵感情,借配送食品之机悄悄给站内每名官兵留了一份礼盒。站内官兵发现后立即上报,并将礼盒退回。
事后,党支部梳理与地方供货商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之后,“不和供应商私下接触、不收供应商任何钱物、不占供应商任何便宜”的“三不”原则一直被遵守至今。
清晨,走在驻澳门部队营区,能听到营区外的车水马龙声,但却听不到军号声。集合、点名、出操,一切都在静悄悄中进行。为尊重澳门市民生活习惯,部队一直保留着将早操喊口令、喊番号调整到晚点名前的习惯,尽量做到轻声响、不扰民。
进驻以来,驻军官兵积极适应澳门特殊的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以高度的自觉自律做到守纪如铁,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驻军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入门课、必修课,每周组织条令法规学习,每月上好法治教育课,每年开展“条令法规月”活动。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编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深化倾向性问题纠治,培塑官兵法治思维和习惯。
“金牌驾驶员”凌晓锋在澳门服役8年,安全行车超过20万公里。常年穿梭于澳门和内地,他对行车中的注意事项了然于胸:遇到红绿灯要慢行,会车时让对向来车优先通过;进出澳门时要主动向澳门警察招手示意……近5年来,驻军3万台次车辆、12万人次进出澳门,官兵严守交通、海关等法律法规,无一起走私问题,无一起车辆事故。
针对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驻军出台人车管理、上网用网、出入境安检等13项管理措施,开展正规“四个秩序”活动,依据新规新策细化规范60项工作秩序,为新形势下依法驻军、从严治军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
一次军营开放,战士孙小龙负责装备解说,一名男子自称军事发烧友,枪械看得很仔细,并询问驻军有多少人、什么武器最厉害。孙小龙答道:“对不起,我们有保密纪律。”
令严方可肃军威,命重始足整纲纪。25年来,驻军始终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官兵们将铁的纪律刻印心底,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绳,赢得澳门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