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为盾,守护直播间内的食品安全!

2024-12-02 16:40:4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引言: 

“梅菜扣肉用的竟是‘糟头肉’”“香港知名月饼竟不在香港”……直播间内食品掺杂使假、虚假宣传等现象一经曝光,往往会引发舆论重点关注。直播间内的食品问题绝非小事,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不容出现,依法守护直播间内食品安全刻不容缓。

一、直播电商行业开打食品“传送门”

1.直播带货促进食品行业发展,消费者有了更高要求

“食衣住行”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优质的食品是生活的调味剂,更是保障民生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互联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以前的民间美食家、老饕们不惜跨越数千公里,只为能吃上一口期盼已久的新鲜美食。如今,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公众只需看看直播、动动手指,远在他乡的超市里、货柜上的食品不用被手动装上小推车,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根据微播易、蝉妈妈等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机会洞察报告》显示,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购物品类偏好中,美食位列第一梯队,占比达到53.8%,反映了公众对食品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机会洞察报告》)

2.新业态下的新麻烦,食品问题向线上转移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直播电商的兴起令广大网民足不出户便能够享用到美味佳肴,但与此同时,直播间内也出现了以次充好、缺斤少两、违法勾兑、虚假宣传等食品问题。

今年10月,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组织开展的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专项抽检监测情况。本次专项抽检对12个网络直播平台上的1042个直播间开展抽检监测,完成监督抽检1492批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粉丝、粉条、肉制品等食品存在掺杂使假现象。

市场监管总局同时对23家主要生鲜电商平台销售的畜禽肉、蔬菜、水产品、水果等开展了抽检监测,共完成监督抽检1200批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部分平台和商家存在缺斤短两和冷链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相关企业对抽检不合格、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立即进行处置。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出手,释放了要大力整治直播间内食品问题的信号,也从侧面体现了直播间内的食品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整治的地步。谈及直播间中的食品问题,较为典型的莫过于头部主播、机构售卖使用‘糟心肉’制作而成的梅菜扣肉,以及虚假宣传非“港产”的香港月饼两起事件。

二、头部主播在食品问题上“栽了跟头”

直播电商行业持续扩张的今天,直播带货成为了新的生财之道。流量主播们面对镜头各显神通,有的动情吆喝着自己直播间的食品价格最优惠、质量最上乘;有的则闭口不语,满脸享受地品尝着需要卖出的食品,令观众看得直呼过瘾。 

消费者在直播间消费,希望以低廉的价格买到货真价实的食品;流量主播在粉丝支持下成为明星,并赚得盆满钵满,一时间名利双收、风头无两。看似双赢的信任机制,却因为食品问题被打破。

 1.令人“糟心”的梅菜扣肉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梅菜扣肉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糟头肉”作为生产梅菜扣肉预制菜的原料,且该公司的生产车间脏乱不堪,令人作呕。 

在引发行业震荡后,该事件的影响从预制菜领域蔓延到直播带货领域,原因是东方甄选、主播“疯狂小杨哥”以及其所属的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均在直播间售卖过该产品。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对此,东方甄选、主播“疯狂小杨哥”、三只羊网络均作出回应并致歉。从相关微博话题来看,“#梅菜扣肉原料竟是糟头肉#”“#三只羊就梅菜扣肉事件致歉#”“#小杨哥鞠躬致歉梅菜扣肉事件#”等话题阅读量均超过1.3亿,舆论声量颇高。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微博)

此次“糟头肉”事件令广大网民惊诧,即使机构、主播致歉,但部分消费者并不买账,认为直播带货应该严格把控食品质量底线,食品安全不是儿戏,呼吁带货要有度,别让金钱蒙蔽了双眼;还有网民表示,头部主播、直播机构售卖劣质梅菜扣肉不仅令消费者“糟心”,更令消费者“寒心”。

2.并非“港产”的香港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是中秋佳节必备美食,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今年中秋节期间,“疯狂小杨哥”曾在直播间内多次售卖“香港美诚月饼”,除了为月饼贴上“纯正香港‘血统’”“高端月饼,线下都难买到”“米其林大厨调制的黑松露流心”等标签外,还请到了香港明星为其站台。在“疯狂小杨哥”的带货宣传下,根据蝉妈妈数据显示,美诚月饼在美诚礼官方旗舰店的销售额达到了2200余万元。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蝉妈妈)

但是,香港美诚月饼真的产自香港吗?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带货的“香港美诚月饼”引发关注,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中涉嫌“误导消费者”等行为。综合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涉美诚月饼的情况通报,以及《广州日报》发布的文章来看,“香港美诚月饼”的产销并不来自香港,其实际运营方是广州的公司。 

根据蝉妈妈数据显示,“疯狂小杨哥”粉丝数量超1.1亿,是妥妥的大流量主播,今年以来,“疯狂小杨哥”销售最佳品类中,食品饮料以43.08%的占比位列榜首,但接二连三的食品销售问题却让其翻了车。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蝉妈妈)

“香港美诚月饼”事件引发网民围观,有网民评论称,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不止存在于直播带货中,某些网站的广告也是虚假广告,二者的共同点是:有钱挣就行,质量无需把关;有网民表示,在直播间买东西不求有多优惠,只求商品保真,但这一观点也遭到了质疑,有网民认为这跟某些主播宣称为广大粉丝“把价格打下来”“谋福利”的口号相去甚远,消费者不应该“退而求其次”;还有网民认为,哪儿生产的不重要,牌子也不重要,货真价实才最重要。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收集哔哩哔哩“香港美诚月饼”相关视频弹幕以及一级评论共1590条,对选取的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及自然语言处理,将热度最高的词语规定为100)

三、直播带货要谨慎,食品安全是底线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上表示,对检出的不合格,尤其是多次检出不合格的商家,该停止网络平台服务的要停止服务,该取消合同的要取消合同。要切实把好商家以及带货产品的入口关,把证照不全不符合相关资质的商家以及不安全的食品彻底挡在平台之外。

今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生效,条例第十四条指出,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义务。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发布的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或者广告代言人的义务。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结语:

直播间内的食品属于“先付费,后品尝”,直播平台应压实责任主体,依法加强平台监管及治理,营造健康清新的直播带货环境。带货主播及机构应该把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一方面,要提升道德准则,对所带的货负起责任,绝不售卖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杜绝虚假宣传;另一方面,应提升法律意识、严守法律底线,不能为赚取流量、挣得利润铤而走险,进而触碰法律红线。


参考资料:

1.新华社:直播带货需苦练内功

2.澎湃新闻:直播带货食品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消费者如何维权?

3.《广州日报》:主播小杨哥带货“香港美诚月饼” 被质疑虚假宣传

4.央广网:费权说法|小杨哥带货“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虚假宣传

5.每日经济新闻:“美诚月饼”生产商回应:没有哪条法律规定香港品牌不能在内地生产

6.澎湃新闻:法治课|美诚月饼争议:香港注册商标、内地生产销售,算香港品牌吗?

7.央广网: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对三只羊在直播中涉嫌“误导消费者”等行为立案调查

8.三联生活周刊:粉丝过亿的疯狂小杨哥:顶级主播的爆火与“诅咒”

9.新京报:月饼风波中的小杨哥:撑起美诚月饼直播销量,头部账号“熄火”

10.央广网:抽检1042个直播间!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分析师:刘思源  

编辑:彭晓月  

声明: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刘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