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至8日,第四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本届论坛由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主办,厦门市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承办,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协办,法制日报社、亚洲多元争议解决研究院(AIADR)、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支持,主题为“法治保障改革 开放促进发展——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来自法务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200余名海内外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
主论坛环节由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海昆主持。九位出席会议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现将他们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以下内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的主旨演讲节选。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福建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海丝中央法务区于2021年11月在厦门启动建设,是福建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其中一个建设目标是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的优选地,数年来已取得重大的成就,包括设立了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巩固东南沿海地区的开放先导地位,对于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的部署。今天的论坛提供了一个宝贵和及时的机会,一起探讨海丝中央法务区的最新发展和未来的方向。
在这里,我希望就香港能如何更积极参与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提两点意见:
第一,海丝中央法务区其中一个发展重点是加强处理国际商事海事争议的能力,国际海事商事法律很大部分都是与普通法有关系,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是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国际化高水平法律服务正是香港普通法制度独特优势之一。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的香港其中一个定位是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香港的法律服务发展蓬勃高度国际化,目前有超过11500名职业律师,以及近1700名执业大律师,也有约1400名来自30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注册外地律师,很多主要国际律所以及国际法律组织和区内知名的仲裁机构都落户香港。香港也是国际仲裁的首选地点之一,毫无疑问,香港拥有大量富有经验和能力的处理国际海事商事法律的人才。我也有信心,他们都十分愿意参与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建设工作。
我很高兴得知,早在2022年9月7日第二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香港海事仲裁协会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对于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合作和推广海事仲裁及调解的使用达成谅解备忘录。香港律政司以及香港法律界的朋友都非常的期待与海丝中央法务区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法律服务方面的合作以达到互惠共赢的目标。
第二,海丝中央法务区的涉外法治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支撑。香港律政司正推动成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养学院,计划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投入运作。我们非常乐意与海丝中央法务区深入研究,多了解你们对涉外法律培训的需求。依托学院作为平台,为参与法务区的法官、政府官员、律师、专家学者等,提供配合你们需要的涉外法律实务培训,从而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
展望未来,我很有信心,海丝中央法务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做到“法商融合、以法促商、以商带法”。香港律政司会积极和香港业界与海丝中央法务区提升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携手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