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一、全国助残日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二、全国助残日历年活动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开展。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三、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重要主题——科技助残
中国残联宣文部在发布的《多部门部署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一文中称,今年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残联等15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以“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日活动。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四、科技助残工作取得不俗成就
中国残联5月14日在京召开发布会,介绍了科技助残工作进展。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助残科技研发应用部署、实施力度,《“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对科技助残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一批科研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在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着力推动完善科技助残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完善助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残疾人领域科技研发、推进助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五、多方齐发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关爱残疾人良好风尚
全国助残日旨在唤醒全社会支持、理解、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展现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良好精神面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此外,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也是为了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使残疾人能知法、懂法、用法,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今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各级残联聚焦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活动,多家媒体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综合舆论来看,有的网民认为,关心爱护残疾人,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部分网民表示,科技助残意义重大,其为残疾人提供了更自主、更便利、更平等地融入社会的机会,是实现社会融合的一种重要社会实践;一些网民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残疾人的关爱力度,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偏见,平等对待残疾人,让每一天都是“助残日”。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参考资料:
1.中国残联宣文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中国残联宣文部:关于开展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
3.中国残联宣文部:多部门部署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4.澎湃新闻:社会关注 | 全国助残日,你了解多少?
分析师:刘思源
编辑:付萌
声明: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刘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