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金融科技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人工智能助力数字金融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前景及安全监管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积极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工程评估、信贷审批等数字金融领域得到应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数字金融的发展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技术资源。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发言时指出,金融管理部门未来将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加快数字转型;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强化数字治理;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安全管理;同时,强化人工智能在社会监管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发力推动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目前,金融科技在京企业有1800余家。北京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智能贷款审批、信用贷款等金融领域应用场景,健全运用场景发布机制,促进供需研发应用服务技术的双向赋能,并利用“冒烟指数”等工具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四早”管理。
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立认为,数字金融是金融业供给侧改革和提升服务质效的关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金融安全,需平衡发展与安全。海淀区正在打造全球AI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建立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支持数字金融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认为,大模型的引入,虽然能增强金融服务,但也存在输出不可控、不可信等问题,增加了金融安全风险。未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以辅助为主,应着力解决安全问题,发挥中国在知识和算法上的优势,构建安全可靠的金融科技体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chael Spence(迈克尔·斯宾塞)认为,当前各国要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研究和监管措施的制定,以防止人工智能的破坏性误用,保护版权,促进人工智能在国家内部和全球经济中的可获得性和扩散。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一级教授吴晓求表示,科技嵌入金融提升金融效率,扩大金融功能。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紧密相连,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市场化道路,积极拥抱科技,并加强法治建设。
此外,2024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也在论坛上启动。据悉,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是北京金科新区“一会一赛三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七届,已有近80家优质企业通过该赛事获得各项融资约230亿元。
2024中关村论坛金融科技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指导,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北京市海淀区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承办。(法治网见习记者 哈建伟)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