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举办

2024-04-29 14:2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举办,这也是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论坛之一。

通用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构建能够理解真实世界的通用智能体,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要条件。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朱松纯表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是寻求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各种智能现象,并研发具备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等能力,且符合人类情感、伦理与道德观念的通用智能体。通用智能体需具备完成无限任务、自主定义任务和由价值驱动三个基本特征。同时需解决认知架构、价值驱动、具身智能、社会智能、可解释性、人机互信等重要问题。

朱松纯认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为机器立心”。过去,人类一看就会的能力、毫不费力能做的事情,人们误以为这并不是智能,因为这些问题很简单,但事实上,恰恰是人类针对这些问题进化出的强大心智和价值体系才是最重要的——相比数据与理论,价值与“心”才是“活”的,是自主智能的源头活水。

围绕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安全治理与挑战等热点话题,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执行主任Mark Nitzberg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通用人工智能,但与此同时,公平和偏见的问题也是人工智能系统中的重要挑战,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协作的关系。

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CSER)创始主任Seán Ó hÉigeartaigh认为,人工智能的治理,重要的是在安全和保障等方面达成国际性共识。

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论坛现场,安远AI、北京大学、通研院共同发布《基础模型的负责任开源》报告,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科学治理展开对话,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平衡、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能力,确保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

论坛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通用人工智能大任务仿真平台“通界”、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评级标准与测试平台“通智测试”、通用人工智能科研平台“通境”等四大科研成果正式发布。作为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根据“通智测试”对“通通”的阶段性测试,与人类儿童对比,在复杂动态场景中,“通通”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和价值与人类3-4岁儿童相当。

此外,为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本次论坛正式启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计划,将聚焦应急、交通、教育、能源、康养、制造、政务七大业务领域,以通用智能人“通通”为核心技术底座,联合生态企业共建垂直领域智能体,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产业转化。(法治网见习记者 哈建伟)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