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法经济分析:方法论20讲》
作者:张永健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 张新茹
立法意图“通过惩罚成本的变动来控制犯罪率”,类似表述对于每一个接受过法学教育的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在法律问题的考虑上对于“成本”与“收益”的衡量如此普遍自然,但什么是法律的最优解?且应以怎样的思维、工具去发现法律的最优解?传统的法教义学似乎对此爱莫能助。如果有此发觉,意图寻求突破,那么这就步入了一本方法论教材的范围——张永健老师所著的《法经济分析:方法论20讲》。《法经济分析:方法论20讲》的框架总体上分为入门、总论、民商法各论三部分。
第1-6讲构成了法经济分析的入门。在概念明晰上,作者在“第1讲:法经济分析概览”中,针对“法经济分析是什么”给出了四点说明,且每一点都在书中展开了详细的补充:“使用经济学发展出的理论工具, 兼有应然价值与实然分析工具; 无时无刻不在强调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而且是以两种以上的法律解释、政策的比较, 凸显成本与收益的内涵; 经济分析的条件式论述是在特定实然条件下展开应然论述; 影响人在未来的行为是经济分析思维的重中之重。”除入门章节必备的概念范围、特点、发展历史外,前六讲还“快速巡礼了通行的法教义学”,即简短介绍了“何谓法教义学”,以及法教义学的短板。这一部分的内容使得本书没有仅局限于法经济分析本身,而且明确了本书主要的对话对象或是预设对手,即法教义学。回应了读者在接触这一新方法论时内心难免会产生的疑问:在法教义学盛行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学习、结合各种新的社会科学方法?
在之后的总论部分,即第7-13讲,作者更为详细、严谨地展开法经济分析方法,以及在结合法教义学的情况下如何使用经济分析方法回应法学问题。书中除按常规路径详述了“法经济分析是什么”外,张永健老师还专门设置了第8讲回答“法经济分析不是什么”。通过划定“是什么”与“不是什么”一正一反两个范围,便于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了法经济分析地范围。同时,这一部分的亮点在于,张永健老师不仅介绍了经济学中较为经典的理论原则,如第9讲“效率:经济分析的实然标准”中展开的帕累托标准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而且将其结合了“关心应然问题的法学后产生的交叉学科”,如第11讲“法经济教义学”、第12讲“经济分析作为立法论方法”。
阅读至此书本内容已过半,恰如电影推进到剧情的高潮部分。本书的第13讲专门将法经济分析的“成本收益分析”工具与当下流行的“比例原则”进行了对比,质疑了比例原则横扫各部门法的合理性,指出其理论学说的悖论、隐含的认知错误,并在最后给出了“在大多数法律语境中,成本收益分析都应取代比例原则中目的正当性以外的三个子原则。”这一结论,即比例原则应当被重新定位,其远无法发挥与经济分析相同的功能(具体分析详见《法经济分析:方法论20讲》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的民事行为是否无效的不同论述的梳理)。本讲的内容在比例原则大行其道的当下不可谓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声音,实现了对比例原则的“祛魅”。总之,此总论部分对仅学习过经济学的读者或是学习过法学的读者都将有“破除常见迷思”的作用。
最后,第14-20讲是本书的民商法各论部分,内容主要是运用前文详述的成本收益分析工具,以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为例,解释何为法律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举例具体而言,第14讲“效率:以物权法为例”通过提问民法典的时效取得制度、添附规定说明不同法律规范的配置效益与制度成本。第15讲“制度成本”继续效率分析下的成本理论化介绍,且在本讲中张永健老师提出了“制度成本如何形塑我们熟知的法律世界”这一问题,配合以“民事诉讼当事人为何不和解?”“著作权不用登记,理所当然?”等例证进行解答。阅读中,于我而言印象较深的是第16讲“科斯定理”。著名的科斯定理的内容与重要性无须赘述,有趣的是张永健老师在解释成本、效益的内部化外部化方式时以影响“见义勇为”行为的因素为例,指出内部成本外部化、外部效益内部化皆有助于激励见义勇为行为,诠释了原本抽的外部性与内部化两个概念。第17、18、19讲分别阐释共用问题、财产规则、代理人问题上经济分析方式的使用,在此不再详细展开。
如书中所言,《法经济分析:方法论20讲》的阐释主要集中于经济分析方式在民商法领域中的展开,但绝非和刑法、公法全无关系。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要想将犯罪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考量刑罚投入的边际量尤为关键。
在犯罪学方面,若运用法经济分析思考犯罪预防,那么打击犯罪的目的就不仅是消灭犯罪,对犯罪的评价也不应仅局限于是与非的判断,而是应以效率为导向,构建一种新型犯罪控制路径,将犯罪产生的成本控制在社会可承担的限度以内。
张永健老师在本书最后也赠言:经济分析并非万能,但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所以法经济分析作为“一种新法学思维”,为何法教义学必须与其结合,成为社科法学,《法经济分析:方法论20讲》给出了一份流程清晰的答案。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