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社会契约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2024-04-24 15:57:07 来源:法治网 -标准+

□ 宋平

卢梭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社会契约论》是一篇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虽然在1762年初始发表时受到众多批判和指责,但在1879年该书经批准出版后仅一个月,法国大革命便拉开了帷幕。乌云终究遮蔽不住思想的光辉,历史也将抹去它自身的尘埃。实践证明,《社会契约论》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

细细读来,深觉这的确是一本短小精悍却蕴藏无穷智慧的珍本,不禁产生诸多发散性感悟。

一、法律是平衡“行动自由”与“权益保障”的尺度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要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他所说的这种政治权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 ;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但是,也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想获得保障和自由,所以每个人行使权利的自由又不得不被予以一定的禁锢,否则一个人的自由使其凭借某种“荒诞理由”去强占另一个人的自由,会造成社会框架分崩离析或使社会倒退。这种来制约人的枷锁就是“社会契约”。其实,这也是生活箴言。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应当在不侵犯别人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人人都互相尊重,大家才能相安。法律就是平衡这种 “行动自由”与“权益保障”的尺度。

二、最初始的约定与宪法最高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制度的建设都必须有合法性基础,全体公民以制定宪法这一形式来缔结社会契约并依据宪法的内容和精神来构建与管理社会。因而在一个国家之中,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因为它是体现全体公民共同意志和智慧的产物。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是一国建立最初始的约定,此后的规则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国家基本建构,因此为母法,亦即根本法。

三、舆论引导与网络民主

卢梭在第四卷第七章《论监察官制》中提到:在世界各国的民族中,决定他们的爱憎的,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只要善于引导舆论,他们的风尚就会自行纯正。人们总是喜欢他们认为是最美好的事物,然而,正是在判断什么是美好的事物方面,人们的看法往往犯错误,因此对他们的看法需要加以引导。那么,如何引导人民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其中法律可以做什么呢?法律虽不能规范社会风尚,却可以通过立法使风尚得以形成。那么如果立法不及时或者较弱,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尤其在互联网新时代,网络为公众营造了新的政治参与公共空间,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途径与方式,提高了民众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但是其带来的消极效应还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数字鸿沟导致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其次,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操纵性有可能导致民主的非理性;最后,网络政治中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创新治理模式,健全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弘扬和释放公民网络参与的正能量,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引导民众理性表达。

《社会契约论》得以扬名,一方面在于其体现的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另一方面,卢梭的个人经历和智慧,也给这部著作增添了亮彩。这是一部值得深度阅读的作品,希望更多的人能走进《社会契约论》的世界。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