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瑞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简介:辩论无处不在,无论是职场汇报、法庭辩论、商务谈判还是日常交流,正确地运用辩论技巧,你就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效地让别人理解你。本书由浅入深,讲述了辩论必备通识、辩论的思考方式、辩论的技巧与谬误等。本书通过实例展示辩论方法,而非对抽象理论泛泛而谈,使每位读者都能从中学习到在辩论中如何准备、分析、阐述、反驳、表达等,以促进辩论能力的实质提高。
此外,由于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律师,因而书中有许多关于法律问题的示例,这样一是能够体现辩论在职业领域的实用性;二是希望通过对法律问题的讲解,让更多读者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一定程度上起到普法的作用。
读者推荐
辩论:逻辑、修辞与话语体系
□ 王悦
万分欣喜地收到王庆瑞律师的新作,并率先发表我粗浅的学习体会。在这部关于辩论的新作中,不仅将精研辩论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哲思与理想。
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史学使人明智,文学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们不应为了辩论而辩论,关于辩论的意义与趣味,大都源自关于逻辑和修辞的意义与趣味。
对于逻辑的意义,美国哲学家赫尔利指出,逻辑会培育对于语言中形式要素的敏感。逻辑是让人信奉真相的技术,这里的真相是不同于本体真相的逻辑真相,这种真相因被理性的光环所笼罩,而可以不理会权威的见解和世俗的成见,却往往难为世人的经验观念所接受。
在关于辩论的一般讨论中,各种推理和论证只有符合逻辑的要求才具有正当性,但是专业领域的教义会增加交流理解的成本,一个理性人的前见会影响他根据新论证和证据形成的信念,那么实现说服的关键就由逻辑转为修辞。亚里士多德就解说过,修辞的功能是在无法提供必然论证的情况下诱发信仰。在信息不对称、缺乏一致前提、没有支配范式、无法价值通约、无法获得科学验证的情况下,修辞就成为必要、必须也必然的推理和论证方法。
在修辞的眼中,逻辑是教条,而在话语体系的竞争中,逻辑与修辞是教条。话语指的不是谈话的内容或语言的使用,而是其背后代表的权力关系,或者说是建构讨论对象并支配讨论方式或路径,如法律话语、道德话语、政治话语、疗伤话语等。纠纷话语天然具有竞争性,话语的竞争是纠纷解决的前提,当纠纷双方在话语体系的建构与选择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时,双方都不可能对实质问题展开讨论。更为深刻的话语体系竞争是权力运行与民意伸张的竞争关系。在现代社会,民意是权力的正当性基础,这决定了在二者的竞争关系中,权力处于理论上的弱势而事实上的强势地位。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