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好书推荐|《新公司法二十四讲》

2024-04-23 17:42:33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本书作为一本理论研究与案例研习兼具的公司法著作,并未局限于就个案进行孤立的分析,而是围绕实践中聚讼不绝、争议不断的问题,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展现观点碰撞、评析理论争点、总结实务审判,抽丝剥茧地对于争议问题给出现实答案。

本书特色

首先,鲜明的问题意识。本书并没有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地涉猎公司法上的各个问题,而是把火力聚焦于近几年公司治理纠纷司法实践中的高频纠纷、疑难复杂命题,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近些年公司法实务“大事记”,在本书中几乎都有涉及。发起人责任、“人走股留”、公章效力、股权变动、股东知情权、对赌协议、控股股东责任、资本维持、董事义务等这些问题既是实务中的痛点问题,也是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在梳理学术争议、裁判脉络后,作者均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指出最新的裁判趋向。

其次,独特的编排体例。本书形成了兼具理论与实务视野且独具特色的读者友好型编排体例。考虑到公司法问题虽林林总总、复杂多面,但是读者所关心的无外乎是公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纠纷的是哪种案件类型,法律与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理论界有何观点争鸣,典型的案例法院的裁判趋向是什么。本书站在读者的角度,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对于每一专题的安排,采用了对一个个小问题进行专题探讨的体例,对每个小问题,则沿着“规范梳整”“理论基础”“审判实务”和“典型案例”的脉络展开,形式新颖,富有针对性。

第三,精到的案例分析。作为一本兼具理论深度与实务视角的著作,本书在编排体例上,至少有一半内容聚焦于对实务问题的探讨,粗略统计,本书涉及到近百个典型案例,案例丰富、生动鲜活。对于实务案例,其并未将判决书全文呈现给读者,而是对案例进行精到的裁剪,突出争议的焦点问题。除了作为主体部分的“典型案例”,“审判实务”部分也是以大量的案例为基础,梳理了司法实务中针对研究问题的裁判脉络、观点冲突、审判误区以及作者本人认为较为合理的裁判观点,既回应理论的争鸣,也为实务工作提供指引。书中援引的案例绝大多数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四,真切的立法回应。本书涉及的专题对于公司法各部司法解释,《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及对本轮公司法历次修订草案一一作出回应,分析条文的历史沿革,变化原因,指出其中的利弊得失,提出应然的观点。既有回顾,也有展望。本书充分展现了公司法司法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对于立法回应司法,增强公司法的可裁判性寄予更高的期许。

作者简介

王毓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合规与风险防控研究中心主任。曾在最高人民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近二十年,审理民商事案件数千件,所办案件多次入选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选》。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间,主笔和参与了大量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