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好书推荐|《访宋:一本书让你变成宋史通》

2024-04-23 11:14:48 来源:法治网 -标准+

作者:李之杨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呈现的不是“一份宋代成绩单”,而是“现代人觉得古代没有,‘别的古代’大概率真的没有,但是宋代拥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本书作者钻研宋史多年,在全书征引127种史料并附有高清宋画、图表和手绘图,为您还原宋代的真实风貌,全景式展示宋代各阶层如何过自己的生活。翻开本书,您也许会发现,很多现代人对宋代还存在一些误解。

读者推荐

原来宋代“很现代”

□ 刘冰清

先分享一条不冷不热的知识。享誉近千年、无敌于天下的汝窑青瓷,实际上指的是汝官窑,只在北宋后期烧造了二十年(1086—1106)。今日汝窑令人赞叹,也跟存世量少、十分神秘有关。但“汝窑”之类“重器”不是本书要讲的重点——因为,宋人尚且感叹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艰得”,今日汝窑更是无价之宝,很难跟普罗大众发生联结。

我们经常围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各种精美器物和惊世创意赞叹,所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创造了文明古国璀璨文明的古代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享有这些文明成果的?”翻开这本书,我想你已经有了答案。

在一些人眼中,绵延几千年的古代有固定剧本,剧情包括但不限于思想封建、男尊女卑、嫡庶有别、宫斗宅斗、宦官外戚乱政……各个时代大同小异。然而,至少宋代,它拿到的剧本不太一样。

如果说宋代有别名,那该是“风华绝代”。对于宋代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古今中外不少史学家有过著名论断:

陈邦瞻说:“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三:洪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持,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

严复说:“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于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钱穆说:“中国历史,应该以战国至秦为一大变,战国结束了古代,秦汉开创了中世。应该以唐末五代至宋为又一大变,唐末五代结束了中世,宋开创了近代。晚清末年至今又为一大变,这一大变的历史意义,无疑是结束了近代,而开创了中国以后之新生。我们若要明白近代的中国,先须明白宋。”

邓广铭说:“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以前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各种问题,宋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研究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李约瑟说:“宋代虽然军事上常常出师不利,且屡为少数民族邦国所困扰,但帝国的文化和科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时,博学的散文代替了抒情诗,哲学的探讨和科学的描述代替了宗教信仰。在技术上,宋代把唐代所设想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为现实。”

然而,本书不打算论证宋代是否已出现近代化迹象,只关心“旧时王谢堂前燕”是怎么“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我 所 理 解 的“宋 代 ”, 就 是“960 年 至 1279 年 之 间 的中国人中的大多数”生活过的时代。本书的主题不是“一份宋代成绩单”,而是“现代人觉得古代没有,‘别的古代’大概率真的没有,但是宋代拥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代比较接近现代,并无不妥。

在宋人的功劳簿上,有很多个“ 世界第一 ”, 每个“ 第一”,都意味着无数层面的大发展。举个例子,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媒体——小报,我们来算算出一张小报需要多少人、多少产业联动:报纸是印刷出来的快消品,印刷术得跟上吧?宋之前的中国基本上处在“洛阳纸贵”的状态,造纸业得革新,纸价要降吧?朝廷对民间言论得有相当的包容度吧?为了打开通路,“快递”得跟上、街市要开放吧?可见,出张小报,不是一件小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