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农村集体经济安上“保险栓”

咸宁咸安“合议共管”工作法助力乡村振兴

2024-01-22 07:58:4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新实践

□ 本报记者 刘欢

一个村组水塘的出租合同,承包期限是“无限期”,这个合同合理吗?

这样的合同,马登平不仅见过,还见过不少,“有些合同就写在烟盒上,有些甚至连个字据都没有”。

2023年4月,马登平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司法局向阳湖司法所所长任上退休。向阳湖镇是鄂东农业大镇,涉村组土地、鱼塘承包合同纠纷多发。

当地5个村组私下将集体鱼塘租给村民胡某等人,价格、面积都存在严重问题,关乎120户村民的集体利益。

马登平和同事们历经20余天,走访上百户群众,召开十几次屋场会,最终促使修订了合同,化解了积怨,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21年,在镇综治中心牵头组织下,向阳湖司法所主动靠前,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逐步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合议共管”工作法。

在向阳湖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程文增看来,“合议共管”工作法为农村集体经济加了“安全锁”,上了“保险栓”。

据介绍,针对村民法治观念不强、经济利益驱使等“病灶”,“合议共管”工作法通过“司法所提前审查,把好合同关”“所涉问题合议,把好公章关”“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把好制度关”,将农村常见的集体经济合同纠纷预防化解在萌芽状态。

“合同签订前必须民主议、专业审,合同签订后要司法所备案、村组共同管理,真正将每一份合同都晒在阳光下。”向阳湖司法所所长陈娟介绍,2021年以来,该所累计审核村组合同505份,及时纠正不规范合同304份。

近年来,向阳湖镇合同类矛盾纠纷直线下降,无一例合同纠纷诉讼案件。通过规范合同,全镇村集体收入增收1000多万元,助力了乡村振兴。

据了解,咸安区现已全面推广“合议共管”工作法。当地村民登录“清廉村居”微信小程序,即可在智慧监督平台查阅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及履约情况。

“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多领域推广‘合议共管’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程文增对此满怀期待。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