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全国多地依法删除涉疫个人信息,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2024-01-17 16:15:5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一、事实描述

2023年,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地陆续对疫情期间收集的个人信息开展处理工作,依法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2023年2月16日,广东省健康码系统粤康码官方发布服务公告,称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等服务于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公告表示,该平台停止服务后,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2023年3月2日,无锡市公开举行涉疫个人数据销毁仪式,首批销毁数据10亿条。这些数据用于核酸筛查、流调溯源、外防输入性疫情、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等领域,部分涉及家庭住址、出行方式、行程轨迹等个人隐私。同时,门铃码、疫查通、进口冷链食品申报追溯系统、货运通行证等40多项“数字防疫”应用,也开始陆续下线。为确保数据彻底销毁、无法还原,邀请了第三方审计和公证处参与工作。

无锡市政府官方网站介绍,自“数字防疫”服务上线以来,确保数据的适当保密性和安全性,坚持“最小够用”原则。此次销毁数据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和公证处也参与了当天的活动。接下来,无锡市还将持续加强对技术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数据安全合规理念,提升全员数据安全意识,严格禁止私下留存、转移涉疫数据等行为,全力保障公民个人隐私。

从2023年3月开始,全国其他省市也陆续公布相关措施,依法删除或用其他方式处理涉疫个人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二、媒体报道

人民网、法治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腾讯网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