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4-01-17 16:16:0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一、事实描述

涉外领域法律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批重要的涉外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涉外法治体系,推动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发展。2023年,涉外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并予以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对外关系法是我国涉外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在涉外立法领域发挥统摄、总括作用。对外关系法共6章45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关系的职权”、第三章“发展对外关系的目标任务”、第四章“对外关系的制度”、第五章“发展对外关系的保障”、第六章“附则”。作为我国涉外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对外关系法的内容涵盖了我国对外关系、对外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外国国家豁免法确立了我国的外国国家豁免制度,包括原则、规则和相关机制,体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采取的国家豁免规则和政策。制定外国国家豁免法,有利于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贯彻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利于填补法律制度空白,加快完善我国涉外法律体系;有利于发挥司法审判在涉外领域的职能作用,提升涉外司法效能。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订。本次修订重点对民事诉讼法中“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一编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一是修改管辖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二是顺应国际趋势,增加平行诉讼的一般规定、不方便法院原则等相关条款;三是进一步修改涉外送达的相关规定,着力解决涉外案件“送达难”问题,提升送达效率,切实维护涉外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完善涉外民事案件司法协助制度,增设域外调查取证相关规定;五是完善外国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承认与执行的基本规则。

202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二、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法治网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