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运维海外工程有限公司 纪昊然
2023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第四十一年。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石,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关键所在。宪法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就如同公司章程之于公司,是最至高无上、最具权威的规定。宪法不仅总领国家的一般法律,并且从最宏观的角度规定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
宪法词源与词义变迁
《国语・晋语九》中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管子・七法》中亦有“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庙,育男女矣。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上述文字,应为“宪法”最早之记录,指代的是统治者的号令。
再者,《国语・周语》中有“以为宪法”一句,且《后汉书》中亦可见“撰定国宪”、“法宪颇峻”、“乖宪意”等语句,皆将“宪”作“法”之同义。此外,“宪”“法”同义之例,可见于《文选・奏弹》之“肃明典宪”、《唐律疏义》之“咸有天秩,典司刑宪”、“今之典宪,前圣规模,章程靡失,鸿纤备举,而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唐律疏义・注》之“宪者法也”。由此,中国古籍中所载“宪法”一词,也有“法”及“法律”之意。
我们熟悉的现代语境下的宪法英文为“constitution”,该词汇最早可追溯至拉丁文“constitutio”,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箕作麟祥翻译法国六法全书时将“constitution”译为“宪法”。19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维新思想体系理论家、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爱国者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一书中,以日本“参用西律宪法”为例要求清政府实行立宪政治,这也是中国有确切史料记载首次使用“宪法”一词。
“宪法”的上位不仅仅是字句之更替,更代表当时的中国对西方立宪主义的逐渐接受。在传统认知中,“宪”与“法”同义,如严复《宪法大义》提出“宪即是法,二字连用,于辞为赘”,并指出这是日本和制汉语的通病。不过“宪法”一词输入中国,“流传已广,且屡见朝廷诏书,殆无由改,只得沿而用之。”
但站在清末民初的中国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宪法”这个翻译符号实际上被赋予了超出东亚传统的能指:“宪法”是立宪主义的,是规定国家的根本法,而非国家之内的一般民律。“宪法”一词代表了以维新派、立宪派为代表的努力尝试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人士对清末政治体制变革的殷切期盼。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宪法(以下称“五四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的宪法(以下称“八二宪法”)。“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并在1988、1993、1999、2004、2018年进行了五次修正。除序言外,分为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宪法于1988年第一次修正,
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1993年第二次修正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
1999年第三次修正,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4年第四次修正,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一系列重要条文写入宪法。将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统一定为5年。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规定。
2018年第五次修正,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专门就监察委员会作出规定。
五次宪法修正案,就是“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列宁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我国宪法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不断发扬光大。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的领导原则。宪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肯定了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宪法学教授韩大元认为:“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蓝图,宪法正是国家共识的价值体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依法治国、依宪治国,需要全体公民、企业、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拥护宪法、学习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更是企业运作的法治基石。中原运维始终秉持宪法的理念,以依法合规为核心,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通过深入了解宪法,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编辑: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