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做好退票的准备了,没想到在咱‘无讼超市’值班律师的帮助下,当场就拿到了工资!”来自河南滑县的农民工冯某拿着原用工单位现场支付的6415元工资高兴地说。此前,冯某因与某食品厂的劳资纠纷多次上门讨要说法,均被拒之门外,来到寿光市“无讼超市”后,工作人员经过分析研判,认为该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当即将冯某引导到现场处置组,由当天值班的律师现场受理调处,在经过双方2个小时面对面调解后,食品厂现场一次性全额支付拖欠工资。这是近期潍坊市调解成功的一个案例,也是构建“大调解”格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司法局持续推动“大调解”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年均化解矛盾纠纷6万起,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强本固基着力健全“大调解”组织体系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重点在“大”,在于加强统筹、握指成拳,在于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各司其职、相得益彰的组织体系。近年来,潍坊市在巩固完善市、县、镇、村四级纵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调解组织横向拓展,建立知识产权、银行保险、海事商事、宠物饲养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达到7294个,进一步拓展了人民调解组织覆盖面。同时,在行政调解任务较重的公安、民政、住建等部门及时成立行政调解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求是和信、鸢都英合等律师所建立律师调解组织,全市共建立行政调解组织395个,律师调解组织13个,进一步健全了“大调解”组织体系,凝聚了“大调解”工作合力。
创新载体着力打造“大调解”工作平台
组织体系是基础,平台建设则是关键。在潍坊,无讼超市、平安小院等一个个“小窗口”,正一点点聚合,构建起调解“大平台”。近年来,潍坊市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积极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充分整合人民调解、律师调解、法律服务等资源,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打造“无讼超市”,将调解与公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方式相融合,集约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除此之外,在高密市积极试点打造“平安小院”,将司法所与信访、人社、民政、公安、法庭等12个职能站所联合组建接待服务大厅,开辟多个调解窗口,设立9个功能室,组建7支调解队伍,为群众提供“点单服务”,通过多调联动、社村互动,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化解。
精准发力着力提升“大调解”工作实效
“大调解”旨在通过合法、合理、平和、专业的方式解决纠纷,让群众感受到“以柔化刚”的司法温情,这就需要专职、专业、专门、专家的调解力量,从而达到群众满意的调解实效。潍坊市以四个“大力”为抓手,大力推动专职力量参与调解,全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8262名;大力推动专业力量参与调解,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专长依法调解纠纷;大力推动专门力量参与调解,发挥各级行政监管人员在土地拆迁、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调解纠纷;大力推动专家力量参与调解,全市组建了由795名医疗、金融、知识产权等行业专业人员组成的调解专家库,为调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提供支持。此外,潍坊市印发了《关于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强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意见》《潍坊市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实施办法》等文件规范,在全市构建起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工作体系,努力推动“大调解”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编辑:方芳